-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潘晓婷 十六岁出门远行.doc
潘晓婷 十六岁出门远行
图/本刊记者 梁辰
一个人如何讲述自己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就像是历史研究的不同范式,总有些占据着话语霸权。“天才崛起”的模型虽嫌泛滥,但它引人入胜又不失简洁的思路,的确道出了一些易为常人理解的实情,比如坚韧、比如勤奋。我常常想,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叙事之所以流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其实是较低的智识门槛。
有“九球天后”之称的潘晓婷最喜爱的电影是《阿甘正传》,她说,其中的反智思想与自己早年的经历有不少契合之处。
1998年,16岁的潘晓婷跟随父亲到北京参加全国女子九球比赛,那时候距离她接触台球仅仅过去半年时间。半年前,在山东兖州开台球俱乐部的潘父偶然发现了女儿的天赋,便松松散散地教了三四个月,紧接着就报了名,买站票荡到了北京。
潘晓婷心目中伟岸、无所不能的父亲,为给她找指导,与人赔了不少笑脸,“老师您好,我女儿特别喜欢看您打球,她马上要打一个比赛,我也是非专业的,所以您能不能给指点一下?”老师望向潘晓婷,方方的脸,戴着副眼镜,很羞怯,问话时都不敢出声。摆好蛇彩,潘晓婷拿起球杆,立刻换了个人似的,老师说,“挺有杀气。”
在北京的时候,潘晓婷和父亲要尽量节省开支,他们住在由防空洞改成的潮湿旅店里,每晚15块钱,吃饭时总点一份鱼香肉丝和两碗米饭。父亲唯一上心的事情只有训练和适应赛场,每天提前半小时到馆外排队,总在开门后小跑着抢占球桌,虽然没有任何人与他们竞争。
那场全国比赛聚集了五十多名选手,潘晓婷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却有惊无险地杀入决赛。由于潘晓婷和对手激烈缠斗,决赛比一般情况超时了几乎一个小时,以至于准备在赛后进行表演的国际大师们纷纷打起了哈欠。打完最后一个9号球,潘晓婷撇撇嘴,“总算熬过来了。”
但这个略显意外的冠军,对潘父来说意义非凡,他打定主意让潘晓婷走台球这条路,绝不能浪费了天赋。父亲告诉潘晓婷,台球之王亨得利每天花在练球上的时间是12个小时,你球技差远了,所以必须花更多时间。父亲为她定下目标,“打赢中国男子最好的9球选手,然后就可以去世界上跟女子打了。”那两年潘晓婷经常跟父亲闹别扭,严苛的训练总让她想到是不是亲生的这种可笑问题。从那时起,她跟随父亲不断到全国各地参加比赛、拜师学艺,成绩自然很好,以至于别的选手只要知道潘晓婷参赛,就早早打算争个第二名。
后来,潘晓婷夺得世界锦标赛冠军、WPBA排名冲进前三,再加上外形的靓丽逼近娱乐明星,她渐渐出了名,成了话题,也惹来些莫名其妙的议论。这大概是所有名人的烦恼吧。
潘父对女儿的成名展现了一个父亲的自然而然的自豪感,女儿在身边的时候,他常常对陌生人说,“认出来了吧?要不要拍张照?”这让潘晓婷想起小时候,她柔韧性特别好,双腿可以弯到惊人的弧度,有了发烧感冒,父亲总趁机带她到骨科,给医生看女儿的异能,“腿可以这样,来,做一个,没事吧?哦没事。”
如果不是父亲的安排,如今会是怎样?胆大、爱冒险,潘晓婷说自己早年的梦想是当霸王花,如果不打台球,她觉得自己在其他领域一样会很出色,“如果是让我学其他的,我肯定也有天分。”赛车潘晓婷练了5天,正式跑的时候超常发挥,比以此著称的半专业选手林志颖还快了1秒多。
后来潘晓婷在赛场上遇到了小时被父亲用来激励自己的亨得利,“你真的每天练球超过12小时吗?”他回答说,没有,最多6个小时。
这就是潘晓婷在很多场合讲过的故事。天赋就是这样一种东西,人们总是用更具道德正当性的面具去打扮它,把它放进可供理解的秩序里,就像总想拆穿魔术的人,然而世界也因此无趣了很多。
人物周刊:你对自己的现状满意吗?
潘晓婷:还可以吧,还可以更好,我觉得现在肯定不是最好。人在每一个时段所追求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打球该取得的成绩我都取得了,只会锦上添花,现在希望能让更多人知道台球,而且自私一点来想的话,我希望有一个标签在我身上,大家提到台球,就能第一个(想到我),不是第一时间吧,因为第一时间肯定是有丁俊晖。所以是提到9球,或者女子台球的时候,第一时间能想到我,我觉得这就是成就感。
另外我希望人们从积极正面的方面去了解到台球,而不是像最初那样,会觉得是无业游民玩的,不是一个专业的体育项目,跟赌博啊、游戏机挂钩的,目前已经慢慢地扭转过来了,但是我觉得还可以更好。
人物周刊:对你父母和他们的成长年代,你怎么看?你理解他们吗?
潘晓婷:他们比较单纯吧,我爸就是有那股狠劲,认准一个事,像铁人王进喜似的。他之前在单位里工作那么好,又受人尊重,他为了让我练好台球,要低三下四地出去找人,‘你看看我女儿的球打得怎么样,你可不可以教教她?’而且带着我买站票、住地下室。对于小孩来讲,她是麻木的,环境是怎样的她都天然接受,但是对一个经历过很多风雨的人来讲,我妈就跟我说,她挺佩服我们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