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病因工--湿、燥、火、暑;疠气.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湿邪 (1)湿邪的基本概念 概 念:凡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 湿为水之渐,水为湿之甚; 水浸为湿,湿为弥漫状态的水。 发病季节:以长夏为多。 涉水淋雨、水中作业、居处潮湿等。 (2)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2)湿性重浊 3)湿性黏滞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湿为阴邪:湿与水同类。 易阻遏气机:湿为有形之质。 损伤阳气:湿为阴邪,阴胜则阳病。 “湿胜则阳微” 致病特点:易阻遏气机 损伤阳气(尤易损伤脾阳) 临床表现:湿滞胸膈,气机不畅——胸闷 湿困脾胃,升降不利——脘腹痞胀,大便不爽 湿停下焦,气机不利——小便短涩 湿先困脾,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 ——泄泻、小便短少、水肿 “湿胜则濡泄” 2)湿性重浊 含 义:重,沉重、重着。 重 致病特点:湿邪致病具有沉重、重着不移的特征。 临床表现:头身困重,四肢酸懒沉重等。 例 如:湿邪袭表,湿浊困遏,清阳不展 ——周身困重,四肢倦怠,头重如裹 湿邪留滞经络关节 ——关节疼痛,酸楚重着 湿痹 着痹 含 义:浊,混浊、秽浊。 浊 致病特点:排泄物和分泌物等有秽浊不清的特点。 临床表现:湿浊在上——面垢、眵多 湿滞大肠——大便溏泻,下痢脓血 湿邪下注——小便浑浊;妇女带下过多 湿邪浸淫肌肤——疮疡、湿疹滋水秽浊 3)湿性黏滞 含 义:黏,黏腻;滞,停滞。 湿邪具有黏腻停滞的特性。 致病特点:湿邪致病具有黏腻停滞的特点。 临床表现:一是症状的黏滞性(分泌物、排泄物黏腻滞涩) 湿滞大肠——大便黏腻不爽 湿滞膀胱——小便涩滞不畅 舌苔黏腻、分泌物黏腻 二是病程的缠绵性 湿性黏滞,蕴蒸不化,胶着难解,难以速 去,故湿邪致病常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时 起时伏、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如: 湿痹; 湿温证之发热,汗出热不解,反复发作,难 以速退。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含义原因:水性趋下。 致病特点:易袭阴位(下部) “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临床表现:水肿以下肢多见 淋浊 带下 泻痢 下肢溃疡 此外,湿性趋下,还可表现为湿邪为病初起即可见困阻脾胃的症状,所谓湿邪为病多为“直趋中道”(即径入中焦脾胃)便是此意。 总结湿邪为病临床表现特点: 气滞、脾阳不振生湿 重着、秽浊 黏滞症状、病程长 下部病变 4.燥邪 (1)燥邪的基本概念 概 念:凡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 发病季节:以秋季为多。 发病途径:多从口鼻而入(侵犯肺卫使人发病) 外燥病 温燥:初秋 凉燥:深秋 (2)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含 义:干,干燥;涩,涩滞不利。 寒邪具有干

文档评论(0)

xiaoga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