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章带下病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章带下病要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第九章 带下病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编者 周 阁 (南京中医药大学) * 第九章 带下病 学习目的 在掌握带下生理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带下病的定义、病因病机、临床检查方法,诊断以及中西医结合辨证辨病治疗等内容,学会带下病的检查、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 学习要点 带下病的定义、中西医病因病机,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诊断以及中西医结合辨证辨病治疗。 * * 第九章 带下病 中医病因病机 2 西医病因病理 3 临床表现 4 诊断 6 概念 1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5 治疗 7 * 一、概 念 带下病 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发生异常,并伴有局部或全身症状为特征的疾病。 广义带下:泛指带脉以下的一切妇产科疾病,如经、带、胎、产诸病;狭义者,又有生理与病理之分。 狭义带下病:本章所要讨论的疾病,在《内经》已指出“任脉为病”。作为一个独立的病是在《诸病源候论》始有记载。 * 一、概 念 带下病 正常带下为肾气充盛,脾气健运,肝气条达,由任、带所约束而润泽于阴户的一种无色、质黏、无臭的液体,其量不多。 白带是由阴道黏膜渗出物、宫颈管及子宫内膜腺体分泌物等混合而成。正常白带呈白色稀糊状或蛋清样,无腥臭味,量少,称为生理性白带。当白带的量及性状发生异常改变时,称为异常白带,常见于生殖道炎症所致的病变。 章目录 * 二、中医病因病机 主要病机: 湿邪伤及任带二脉。 任脉不固,带脉失约。 内湿:脾肾肝三脏功能失调是产生内湿之因,脾虚失运,水湿内生;脾肾虚衰,气化失常,水湿内停;肝郁侮脾,肝火挟脾湿下注。 外湿:多因久居湿地,或涉水淋雨,或摄生不洁,或不洁性交等,以致感受湿热毒虫邪。 临床常见有脾虚、肾阳虚、阴虚夹湿、湿热下注、热毒蕴结等类型。 章目录 * * Diagram 内分泌失调、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部分妇科肿瘤均可出现带下异常,参见有关章节。 三、西医病因病理 章目录 * * 四、临床表现 (一)症状 临床症状:白带增多 外阴瘙痒 瘙痒部位:主要为阴道口及外阴。 伴灼热、疼痛、性交痛等,若炎症波及泌 尿道时,可有尿频、尿急等刺激症状。 * 四、临床表现 (二)体征 1.滴虫阴道炎 黄色泡沫状分泌物。 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 小阴唇内侧及阴道黏膜附 有白色膜状物,擦去后见黏膜充血红肿。 3.细菌性阴道病 阴道黏膜无充血的炎症表现。 4.萎缩性阴道炎 外阴、阴道潮红,萎缩变薄,阴 道皱襞消失,上皮菲薄,常有散在出血点或小片出血斑。 5.宫颈炎 急性期可见宫颈充血、水肿、有脓性分泌 物流出。慢性期可见宫颈有不同程度的糜烂、肥大、充血、水肿或质硬,或见息肉、裂伤、外翻及宫颈腺囊肿等病变。 章目录 * 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妇科检查:了解生殖道包括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及盆腔有无炎症、器质性病变等。 阴道分泌物检查:了解阴道清洁度,是否有滴虫、芽胞、假菌丝及其他病原体。 宫颈拭子病原体培养: 了解是否有衣原体、支原体、淋病奈瑟菌及其他病原体。 章目录 * Diagram 六、诊 断 病史:不洁性接触史、接触污染源、阴部手术 消毒不严;或长期服用避孕药物;或发生于妊娠期;或糖尿病及接受大剂量雌激素。 治疗:大量长期应用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严重的传染病、消耗性疾病以及B族维生素缺乏等病史。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 * Diagram 六、诊断-辨证要点 辨证要点:根据带下的量、色、质、气味的异常以辨别寒热虚实。带下色淡、质稀者为虚寒;色黄质稠、有秽臭者为实热。 治疗:以除湿为主,一般治脾宜运、宜升、宜燥;治肾宜补、宜固、宜涩;湿热和热毒宜清、利。虚实夹杂及实证治疗有时尚需配合外治法,才能提高疗效。 * * Diagram 六、诊断-鉴别诊断 1.带下呈赤色时应与经间期出血、漏下鉴别 经间期出血是指月经周期正常,在两次月经中间出现周期性出血,一般持续3~7天,能自行停止。赤带者,其出现无周期性,且月经周期正常。 漏下是经血非时而下,淋沥不尽,无正常月经周期而言。而

文档评论(0)

ee88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