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加油站用机考题中的判断题(31页)MicrosoftWord文档解读
选择后的考题中的判断题(31页)
(约465题)机考比率 占70%) 红色约140题
法律 在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中,《安全生产法》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最高的。 TRUE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 TRUE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由民法规定的。 FALSE 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TRUE 《安全生产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这里所指的生产经营单位包括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但不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 FALSE 《安全生产法》关于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义务主要有四项:即遵章守规,服从管理;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TRUE 走私易制毒化学品的,由海关没收走私的易制毒化学品;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依照海关法律、行政法规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TRUE 属于易制毒化学品中的危险化学品可以使用现金或者实物进行交易。 FALSE 《安全生产法》包括人身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权责一致、依法从重处罚四项基本原则。 FALSE 《安全生产法》并不是对所有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 FALSE 依照《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享有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权;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安全管理的批评检控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权;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TRUE 工会有权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要求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TRUE 安全事故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对主要负责人给予撤职处分,对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FALSE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无效。 TRUE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民事责任。 FALSE 行政法规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属于行政法规。 TRUE 国务院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可制定行政法规。 TRUE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工伤保险基金组成和征收办法。工伤保险费由个人缴纳。 FALSE 按《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要求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包括:标识、成分及理化特性、燃烧爆炸危险特性、毒性及健康危害性、急救、防护措施、包装与储运、泄漏处理与废弃等八大部分。(十六项) FALSE 与14页矛盾 按照《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的规定,同一区域贮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危险品时,应按最高等级危险物品的性能标志。 TRUE 《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办法》规定,国家对第一类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实行许可证管理。 TRUE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不仅要求用人单位对化学品危险性进行鉴别和分类,建立化学品安全标签和安全技术说明书制度,而且明确提出了职工的义务和权力。 TRUE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规定:进口、出口或者过境、转运、通运易制毒化学品的,应当如实向海关申报,并提交进口或者出口许可证。海关凭许可证办理通关手续。 TRUE 安监局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进入被检查单位,查阅、复制被检查单位有关职业健康监护的文件、资料。 TRUE 在任何情况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不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FALSE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全国危险化学品登记的监督管理工作。 TRUE 安全投入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基础,也是安全目标能否实现的基础。 FALSE 安全许可是指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实行安全许可制度。 TRUE 发生了事故主要追究事故当事人与政府主管部门无关。 FALSE 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 FALSE 作为安全管理人员,应具有预见将来可能发生的事件并采取对策的能力。 TRUE 追究刑事责任的主体包括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监督管理职责的工作人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从业人员和中介服务机构的有关人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