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组织行为学_第三版考试复习资料.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1、组织的定义
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为了达到个体和共同目标而在一起工作的人的集合。)
组织存在的必备条件:①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组织活动必须适应环境的需要。当然,组织也会影响环境。但是,在一般的意义上,组织对环境都不可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都必须以对环境的适应为前提。
8.组织行为学定义为: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有三层含义:①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研究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12.人性假设理论:
①“经济人”假设,又称X理论。 ②“社会人”假设
③自我实现人假设 ④复杂人假设
1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的需要是按重要性排列的
(1)生理需要:食物、性生活和空气
(2)安全需要:是对有保证得生理和情绪环境的需要(住房、穿衣等)
(3)社交需要:同社会过程有关的需要(爱的需要、情感)
(4)尊重需要:包括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尊,以及对认可和他人尊重的需要
(5)求知需要:知识、了解、探索事物的需要
(6)求美需要:追求匀称、整齐和美丽的需要
(7)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实现持续成长和个人发展的潜力
14.需要:指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
15.动机:把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该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念等心理因素。
16.需要转变为动机的条件有两个:①需要到一定程度产生满足需要的愿望;②需要对象(目标)的确定。
17.人的行为可以分为三类:①目标导向行为②目标行为③间接行为
18.动机的特征:原发性、内隐性、实践活动性。
19.动机的三种机能:①始发机能②导向、选择机能③强化机能
20.激励: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
21.激励机制:指激励赖以运转的一切办法、手段、环节等制度安排的总称。
22. 价值观:包含内容和强度两种属性。
23.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们的行为的核心因素。
24.终极价值观:是一种期望存在的终极状态,是人一生中希望实现的最根本的目标。
25.工具价值观:指的是人们喜欢的行为方式或实现终极价值观的手段。
26.感觉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共同点:都是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当前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所产生的主观映象都是具体的感性形象。
区别:感觉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联系:感觉是知觉的成分和基础,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人们通过知觉,有助于对事物整体与全面的认识。
27.影响知觉的准确性因素:知觉者主观因素、知觉对象特征、知觉环境的特点①主观因素:兴趣和爱好、需要与动机、知识和经验、个性特征
②知觉对象的特征:人们在知觉事物时,会根据对象的特征进行组织、整合。接近律、相似律、闭锁律、连续律(简明性规则);知觉对象的颜色、形状、大小、声音、强度和高低、运动状态、新奇性和重复次数等因素,都会影响知觉的后果;
③情境因素:情境因素通过影响人的感受性而改变知觉的效果。感受性是人的感觉灵敏度,在环境作用下发生变化,表现为:适应、对比、敏感化、感受性降低。
28.社会知觉就是对人的知觉,就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就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主要包括对人的知觉(外部特征)、人际知觉、自我知觉、角色知觉等。
29.社会知觉的若干效应:
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人对人的知觉中留下的第一个印象;
近因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对以后该对象的印象起着强烈的影响;
晕轮效应是指在知觉过程中,通过获得知觉对象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而将其扩大成整体行为特征的认知活动(点盖面);
定型效应是指人们在头脑中把形成的对某类知觉对象的形象固定下来,并对以后有关该类对象的知觉产生强烈的影响;
对比效应是指人们的知觉往往受到参照物的影响,使知觉产生失真现象;
与我相似效应(投射效应)是指人们倾向于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它使我们对其他人的知觉产生失真。
30.归因理论是说明和分析人们行为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
归因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有:
第一,人们心理活动发生的因素关系。包括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
第二,社会推论问题。根据人们的行为及其结果,来对行为者稳定的心理特征和素质、个性差异作出合理的推论。
第三,行为的期望与预测。根据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的开发与应用..docx
- 纱布块风险分析报告..doc
- 纯碱工序操作规程1..doc
- 纳兰容若(纳兰性德)及其词赏析..doc
- 纳原子光谱的观测与分析YLSTU..doc
- 纳税人处理已使用资产增值税政策的变化分析..doc
- 纳税筹划复习资料(完整版)..doc
- 纳税筹划师新大纲..doc
- 纳税筹划案例精讲与分析(全套)第一辑..doc
- 纳米二氧化钛表面改性研究111..doc
- 从银行承销视角看城投债发行有哪些变化.pdf
- 德福科技锂电PCB铜箔双龙头,高端化勇攀高峰.pdf
- 电力设备行业新型电力系统报告之四:电网发展回顾及后续展望,特高压稳步推进隐忧仍在,配网低于预期改革初见端倪.pdf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AIDC系列深度:海外大厂引领高压直流革命,800V产业化进程有望加速.pdf
- 电力行业5月月报:风光装机抢装进入高潮,火电电量增速由负转正.pdf
- 电子行业动态:Oracle签300亿美元大单,英伟达算力需求旺盛.pdf
- 豆神教育教育转型焕锋芒,AI教育拓疆界.pdf
- 多元金融行业寰宇通汇系列五:互联网券商Robinhood,一揽子交易提供商.pdf
- 非银金融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稳定币系列报告之一,从铸币到流通,稳定币生态拆解.pdf
- 分众传媒公司深度研究:收购扩渠道,携手支付宝打通转化链路,看好后续增长.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