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人教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人教版).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卷: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台湾东北的“野柳地质公园”有一块形似“金钱豹”的岩石,每年只能在农历大潮的退潮期间见到,不过在2011年4月勘查时,发现“豹头”掉在地上,金钱豹已“一命呜呼”(见图)。金钱豹头部消失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图K11-1 A.风力侵蚀作用 B.海浪侵蚀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据图回答第2题。 甲      乙     丙      丁 图K11-2 2.以上“天生桥”在成因上最相似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3.地表千姿百态的地形均是由各种内外力共同作用塑造的。下列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①黄淮海平原  ②喜马拉雅山脉  ③塔里木盆地 ④崇明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读下面某河流示意图,回答4~5题。 图K11-3 4.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A.中游落差小 B.地转偏向力作用 C.河流含沙量大 D.入海口潮差小 5.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风化作用 C.侵蚀作用 D.堆积作用 6.下图为武陵源群峰,该地岩石主要由砂岩组成。该地地貌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 图K11-4 A.固结成岩—外力侵蚀—地壳抬升 B.高压变质—地壳抬升—风化剥蚀 C.外力沉积—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D.岩浆侵入—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7.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 B.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 C.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沉积岩 D.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 “岱崮地貌”是山东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过去在地貌学上称之为“方山”,该山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据此回答8~9题。 图K11-5 8.该山区的岩石主要是(  ) 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玄武岩 9.结合景观图判断“岱崮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  ) A.沉积→岩层的断裂作用 B.岩浆沿地壳缝隙喷出地表 C.沉积→抬升→外力侵蚀 D.沉积→固结成岩→变质作用 下图为黄山“猴子观海”景观,“猴子”是由花岗岩组成,独居峰顶,静观山下云海。回答10~11题。 图K11-6 10.“猴子”的岩石按成因属于下图中的(  ) 图K11-7 A.甲   B.乙   C.丙   D.丁 11.将棱角分明的花岗岩,塑造成栩栩如生的“猴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海浪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风化作用 雁荡山为浙江省著名的旅游地,其中在不同时期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地层中发育的多级岩嶂、岩槛瀑布尤为独特。图为该类景观的发育过程中的某三个阶段。读图回答12~13题。 ①        ②       ③ 图K11-8 12.构成该地景观的主要岩石是(  ) A.大理岩 B.岩浆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13.该类景观的发育过程及主要内力作用是(  ) A.③②① 地壳下沉 B.②①③ 地壳下沉 C.②①③ 流水侵蚀 D.②①③ 地壳抬升 14.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K11-9 (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_地区,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 (2)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________风。沙丘是由_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3)图中断层左侧地壳垂直运动的情况是______。 (4)D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________地貌。 (5)按岩石的成因分,花岗岩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______岩,根据图示可判断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这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多种假设,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材料二 刘东生(1917—2008)被誉为“黄土之父”。他在黄土研究中,在陕西洛川县黑木沟发现的黄土剖面,断面高120m;最上面是黄土,下面的土壤发红,断面的最下边,土壤中包含着大量鹅卵石。 (1)如用下图表示黄土高原的黄土形成过程示意图。 图K11-10 在戈壁、沙漠、黄土三者中,图中A代表______,B代表______,C代表______,风向主要是______风。在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的水平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东生

文档评论(0)

v4v5v4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