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标点符号易错解析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标点符号易错解析解析

标点符号易错点 自学提示: 回忆做过的高考题,查找有关的工具书,总结不同标点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分条列举,写在本子上。 温故而知新 口诀复习法 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 、 大并套小并, 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句逗时时不离手,着重专名写下边。 连接两端占一格,破折省略两字宽。 作品才能算篇名,题字活动不能用。 人名节名卷章名,中间一点来隔开。 擂台比拼 结合总结内容,做下面的习题,集小组智慧,看谁做的又快又好。 细节点拨 题目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师生共同明确。 相关链接 可用书名号标示的有 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图画名、剧作名、歌曲名、法律法规名等,并且都是已经存在的? (重庆卷)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秦少游《踏莎行》曰:“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一个迷字就摄住了月光的精髓。 B.很怀疑人类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真有穷尽的一天?按照事物的相对性推导,是否还存在与物质相对的反物质? C.我们班有个“班妈妈”,说话霸道而幽默。“班妈妈”这个外号是她自封的,理由实在让人无语:“我的地盘 我作主,你们以后就是我的孩子了。” D.不用说别的.就是光听听这些课程的名称——《公正》《幸福》《聆听音乐》——你就有听下去的冲动。 答案:C 解析:A“一个迷字”中的“迷”应该加引号。B第一个问号应该改为句号。D课程名称不应该加书名号,可以加引号或者不加。 再见 1.他的文章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 2.他的书桌上时常放着一本《现代汉语词典》。 4.你喜欢听歌曲《涛声依旧》吗?你爱看明代画家徐渭的《驴背吟诗》吗? 3.你看过电影《一个独生女的故事》吗? 机构专名、课程名、会议名、活动名、主题名、栏目名、节目名、 将要写的文章题目和话题名? 不能用书名号的有 可用引号 正确用法: 。 《 》 《 》 《 》 19 81 “ ” 正确用法: “ ” “ ” 《 〈 〉 》 。 * * ? 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 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 : “” ( ) 1、非疑问句 A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是我知道你找我一定有事。 B 你知道他是谁吗? , 前一个分句虽有疑问词“谁”,但它不是疑问句,而是陈述句。 √ 2、倒装句中问号(或感叹号) A 怎么了?你。 B 你放着吧!祥林嫂。 C 甚矣,汝之不惠! D 你到底去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 这是一个倒装句,后面是主语,问号(或感叹号)置于句末,才能准确表达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 ? , ! , ?   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应用逗号。注意:这里强调的句子是一个。 3、选择问句 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4、 并列谓语补语 A 你要不断识字、生产、进步。 B 船两旁的水,哗、哗、哗。 C 我们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D 这故事讲得生动、感人。 两个动词带同一个宾语时,中间用顿号,正确! 并列短语作补语,中间也不用顿号。 改逗号 改逗号 5、分句之间 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这个复句由三个分句组成,三个分句间应该用逗号,而不能用顿号。 6、不同层次的并列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改逗号 改逗号   “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 7、顿号用在连词(“或”、“与”、“和”等)前后 A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B 篮子里有番茄和黄瓜、豆芽等。 应改“番茄、黄瓜和豆芽”。并列词语间,最后的并列用连词。 可根据句子情况,或删或改逗号 8、概数、约数 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十七八岁”是邻近两个数词的连用,表示大约年龄,数词之间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