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鉴赏 (各类模拟题)
第 3 节 鉴赏表达技巧
板 块 精 练
板块 1 抒情手段
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秦淮杂诗
王士
年来肠断秣陵①舟,梦绕秦淮水上楼。
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烟景似残秋。
【注】 ①秣陵:今南京。
两首诗都写到“春如秋”,对比分析两诗表情达意上的不同。
【解析】解题时要联系两首诗的内容,柳诗重在写景,通过凄迷的秋景来抒发自己内心的凄苦;王诗重在怀古,借南京昔盛今衰来抒发兴替之感。
【参考答案】柳诗借景抒情,王诗借古抒怀。柳诗用花谢、叶落、莺啼来渲染一种悲凉的氛围,抒发了诗人被贬离乡之情。王诗以“雨丝风片里”“浓春烟景”等意象表达出作者对南京古城低回不尽昔盛今衰之感。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赴官寿安泛汴①
张 耒
西来秋兴日萧条,昨夜新霜缉缊袍②。
开遍菊花残蕊尽,落余寒水旧痕高。
萧萧官树皆黄叶,处处村旗有浊醪。
老补一官西入洛,幸闻山水颇风骚。
【注】 ①这首诗是诗人赴洛阳府就任寿安县尉,途经汴河之作。②缊袍:以乱麻为絮的袍子。
(1)诗歌的首联“西来秋兴日萧条,昨夜新霜缉缊袍”的含意和作用是什么?
(2)诗歌中间两联把诗人丰富的情感寄托在景物的描写中。请结合具体诗句对此作简要分析。
【解析】(1)第一问理解句子的含意,一般应首先分析重要词语的含义,然后整体理解句子意思。对诗句作用的分析要看诗句的具体位置,诗歌开篇的作用往往是:统领下文、渲染烘托、铺垫引出、确定全诗的情感基调等。
(2)这首诗首联描写了季节的特征,表明天气已经开始寒冷;中间两联主要描写了汴河两岸的景象,这两联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最后一联是诗人复杂情感的具体体现。
【参考答案】(1)含意:秋天来了,西风瑟瑟,到处萧条一片;昨夜下了霜,人们已经开始做棉衣了。作用:首联描写了萧瑟的环境,暗示了诗人悲凉的身世,营造出一种萧条冷落的意境,为全诗定下情感基调。
【参考答案】(2)中间两联描写了霜秋时节菊花的残蕊、留有旧痕的河床、黄叶飘飞的树木等,表现了诗人在年纪比较大的情况下做一个小官的落寞情怀;而“处处村旗有浊醪”是落寞情怀中的一种振奋,表现了诗人对山水美景的期待。景物的多重性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3、(2010?保定调研)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谒荆公不遇
方惟深
春江渺渺抱樯流,烟草茸茸一片愁。
吹尽柳花人不见,春旗催日下城头。
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鉴赏此诗。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题目已限定了鉴赏的角度,即“情景关系”。那么,解答此题时,考生首先要分析诗中写了什么景,通过对“景”的描写抒发了什么“情”。最后再说诗中“景”和“情”的关系,如“以景写情”“情景交融”等。
【参考答案】通过春江、烟草、柳花、春旗、落日等景物描写渲染苍茫迷离的氛围,表达了作者访友不遇的怅惘之情。本诗采用以景写情的手法,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4、(2010?宜昌二调)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和晋陵①陆丞《早春游望》
(唐)杜审言②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③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④,归思欲沾襟。
【注】 ①晋陵,即今江苏常州。②杜审言,初唐著名诗人,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先代已迁居洛阳巩县。作此诗时,作者在江阴县任职。③淑气,春天温暖气候。④古调,这里指陆丞作的《早春游望》。
诗的首联为抒情埋下了伏笔,颔颈、颈联两联与尾联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方式和概括诗歌主旨的能力。解答前一问时,首先要明白诗歌有哪些抒情方式,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等;其次,分析具体诗句,看所问的诗句分别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解答后一问时,可先找出诗歌中表达感情的句子,如本诗中的“归思”,再分析诗歌各联所表达的感情,最后确定本诗抒发的感情。
【参考答案】颔联、颈联承“物候新”展开描写,借写他乡春色,暗点怀乡之思,这是借景抒情;尾联则直抒胸臆,点明“归思”的主旨。
板块 2 描写手法
1、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江 上
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江 上
董 颖①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 ①董颖是个穷困潦倒的诗人,一生为生计所迫而奔走异乡。
(1)试从动静角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