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望岳》教学设计.docVIP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年级下册《望岳》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望岳》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望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作者杜甫生平及相关的文学常识,学会从意象入手,分析意境进而体会诗歌艺术特色,提高鉴赏能力。 2、 能力目标(过程及方法目标): 通过诗歌赏析——明义——抓意象——析意境四步骤的方法 理解诗歌,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鉴赏古诗的能力。 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体会杜甫诗歌中包含的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通过欣赏诗歌,让学生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借物抒发的不同情感,学会意象—意境—诗情的鉴赏方法。 2、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诗歌赏析四步法,学会通过此方法鉴赏诗歌。 教学活动 nbsp;一、【导入】了解诗人   公元七一二年正月,春天的脚步,缓缓移到伊洛河的下游,在黄河南岸巩县城东的瑶湾村,一个新的生命伴随哭声而降临。 他的父母,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个普普通通的幼儿,将会成为照耀中国诗坛的一颗万古璀璨的巨星。   他就是杜甫。 今天,就让我们与杜甫同行,去聆听他笔端流淌的心声。 二、【讲授】诗歌鉴赏   1、《望岳》背景介绍   二十多岁的杜甫,曾壮游齐赵,广交朋友,游历山川。听,泰山脚下,年   轻的诗人正浅吟低唱:(出示投影)   策马扬鞭,我徜徉于齐鲁广阔的天地间。看桃吐丹霞,看柳垂金线;看这   如黛青山涨满了我的眼帘。强盛的大唐帝国,如日中天,正如我意气风发的青春年华。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我不懈的追求和梦想!   2、一读《望岳》(齐),望到什么?   如果你就是诗人杜甫,正徜徉于齐鲁广阔的天地间,望见泰山,诗兴大发,不禁脱口而出:“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请同学们用你认为合适的方式,吟诵《望岳》吧。   请一位同学诵读《望岳》,其他同学展开想象,站在杜甫的角度,想一想,杜甫望到了什么?(出示投影)   投影:1、朗读《望岳》,想一想杜甫望到了什么?   拿起笔来,在书上圈点勾画。(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设问)   总结:看来杜甫不但望到了云层、归鸟等景物,还望到了泰山的雄浑高大和神奇秀美。(同时出示幻灯)   3、二读《望岳》(散),体会心情   那么,望到如此壮阔景象的年轻的诗人,心情会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大声的自由朗读2—3遍,体会一下吧。(学生自由朗读2)   下面哪位同学来说说,我们在朗读时应读出怎样的情感?(学生回答)   讲解位置二:我们来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   (引导:“凌绝顶”是什么意思?你有“凌绝顶”的经历吗?能想象一下“一览众山小”时的心情吗?诗人到底是否登上了泰山山顶?“会当”是什么意思?试读一下这句好吗?)孔子曾说过:登泰山而小天下。可见,“小”的不仅是众山,“小”的还有天下,可见泰山之高峻。我们知道,泰山是五岳之首,雄伟高峻。杜甫此次并未登上泰山之巅,但这两句诗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表达了诗人定要登上人生顶峰的远大理想。   4、三读《望岳》(散),融入情感   下面让我们把刚才同学们交流时的提到的情感,融入到你的朗读中,再来放声朗读《望岳》。(学生朗读3)   5、四读《望岳》(独),望到杜甫   (指明学生示范朗读4)在这朗读中,你一定望到了泰山的雄浑高大、神奇秀美;你也一定望到了诗人杜甫的身影,那你望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投影:2、再读《望岳》,你望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学生回答)   (可连续请5-6位同学回答。望到了一个意气风发、充满雄心壮志的杜甫。)   6、过渡到《春望》   过渡:诗歌学到这里,我们已然被诗人的雄心壮志、意气风发所感染。但是岁月是无情流逝的,曾经对未来充满向往的杜甫,已四十多岁。此时的他早已远离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潇洒,他曾身陷囹圄,后流亡长安,经历了一场惊天巨变。(出示投影 )   《春望》背景介绍   “渔阳鼙(pí)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安史叛军的铁蹄,踏   破盛唐的美艳,踏碎西市的牡丹。充斥满眼,是胡人的烧杀抢掠;不绝于耳,是官军节节败退的消息。这还是那个我曾经生活了十年的繁花似锦的长安吗?   一读《春望》(散),望到什么   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春望》。   投影:1、朗读《春望》,想一想杜甫望到了什么?   2、你又望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有了《望岳》的学习,这两个问题就请同学们独立自主完成。反复朗读这首诗,在书上把你的认识批注出来。   学生独立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我发现同学们都已做出了批注,那现在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探究,希望呢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学生回答。杜甫在饱经战乱的长安城的春天,望到了什么?   学生会回答:望到了花鸟、国家破败,战争连续不断,亲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ojun00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