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上期末预测试题
2001年高三(上)语文期末预测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现代文阅读(39分)。(一)阅读下文,完成试题(19分)。
【1】印章,人们常常以“方寸”一词来形容它的外在特性。尽管印章艺术的物质表现空间十分狭迫,但它“缩龙成寸”,其精神内涵和文化意蕴却是非常丰富的。正因如此,印章可以小中见大,方寸中见变化,成了中国传统艺术中具有独特表现力的一种形式。
【2】从物质形态的角度来言,印章材料的规定性既显示出形式表现的特殊性,又可从中窥见印章文化的价值取向。即使在材料的选择上先人也已注意到了有一种文化的价值序列,沈野《印谈》中说:“印最上用玉,其次用铜,其次金银,兼之者石也,最恶者象牙。”可见,印材的珍贵并没有印面的镌刻效果来得重要。当然,我们知道印章文化的真正展开是随着石材价值的被开发而开始的。沈野认为“兼之者石”,也就是说,优质的石材兼有玉铜金银的美质,具有一定的坚硬度,不像象牙、犀角那样容易有韧腻粗软的不足,又不像刻玉镌那样有较大难度。郎瑛在《七修类稿》里说:“古人皆以铜铸,至元末,会稽王冕始以花乳石刻之。今天下崇灯明石……”正是印材史上划时代的文化价值取向,才把文人的精神自由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王冕才会号“煮石山农”。正是由于印材的适合和规定性才引发了篆刻家们游刃有余情趣无穷创作欲望。对材料的历史性的选择、淘汰和限定,也是一个不断地由实用性向艺术性转化的过程。
【3】印章表现精神的实现是随着其功能形态的转换而逐步获得的。印章的社会功能形态虽然是多元的,但其核心还是以“示信”为其主要的一面。诚然,印章在发生学意义上并不一定代表权力或作凭信之物。就目前所知的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带印钮的三块类厂玺,我们既可认为它是文字(象形)印章,又可称之为肖形的图案印章。即便在以后,作为早期制作铭文或花纹的用途,也仍然保留下来。但印章权力和示信作用的崛起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如宋元的“花押印”以及不易模仿的笔迹,而作为一种取信的凭证;明初的“关防印”则为达“关防严密”的目的,各执半印为信,以便拼合验核。印章与经济有一定的联系,《地官.司帝》中说:“凡通货贿,以玺节出入之。”此后,印章又与礼仪文化结下不解之缘,成了权力等级制度的象征。在古代的军事活动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印章的作用,如“烙马印”、“急就章”就是为了军事需要而产生的。当然随着宋元之后文人书画的兴起,名号印、斋室印、鉴赏收藏印等也随之出现,印章的私用化程度提高,并开始走上了纯粹艺术化的道路,至明清终于发展成为一门自成体系的独立艺术。
【4】印章的审美形态也是立体而多元的。从印体工艺和印钮雕作的角度看,要求“材美工巧”,具有平滑、光润、均衡、敦实、稳重而又具变化的美感物质。如套印(子母印)、带钩印等,印体虚其中以纳小印,内外相套,大小依次排列就体现了这一点。从印钮的品类来看,有动物、器物或建筑造型,式样繁多而灵动有致,或沉静庄重,或秀逸飘动,说明取材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印体四面或顶端上的款识也是一种文学性的创作行为,它体现了一个作者所积聚的修养和学识。以明清文人印为例,赵之谦的“为五斗米折腰”、吴让之的“丹青不知老将至”等反映了作者独特的心绪和情感。作者一吐胸中块垒,印章成了文人情感宣泄的媒介。同样,款识中的书法和绘画也是印章美的一种体现。桂馥的“米谷”印的边款用隶书,显得沉稳古朴;邓石如的“江流有声断崖千尺”用的则是草书,观之恍若处于一泻千里的兴奋感之中;赵之谦首创魏碑书法入印中边款,还有“走马角抵戏形”图等,均为丰富印章艺术做出了贡献。当然最重要的一面,就是印章是综合性体现书法、章法、刀法三位一体的艺术范式。从书法上看,要求笔画、线条和结构体的有机统一,使每个单字灵活舒展。从章法上看,要善于掌握虚实相间的布字方法,由此形成印章总体格局的和谐完美。从刀法上看,要做到心、手、刀三者合一,既要表现刀痕的力度和韵律,又要从中看出艺术家的个性特色,如朱简的“碎刀”、丁敬的“涩刀”、 吴昌硕的“钝刀”、齐白石的“单刀”等等,都表现了不同的审美意趣和个性色彩,组成了一副幅五彩斑然的印章图画。一般说来,人们把握印章的艺术审美价值,也都是从这“三法”上着眼的。
【5】总之,正是由于印章三个结构层面的特殊性,才有了印章文化系统的独特性。它从实用性的目的开始,随着社会的变化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纯粹审美观照的艺术形式了。
1,中国传统书体有篆、隶、 、 、 五类,印章主要用的是 体文字(4分)。
2,第【1】段中“小中见大”的意思是
(2分)
3,从第【3】段来看印章的权力和示信作用主要表现在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