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语文周考检测题
高二语文周考测试题
本试卷共小题,共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一、(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文后的1—3题。
从起源的角度说,文化是“人化”,它相对于“自然”,是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功能的角度说,文化的最主要功能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促进人的社会化、文明化、个性化,从而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
文化是由多种层次存在和表现的复杂系统。人们首先感知到的是较浅显、具体的层次,属显性文化,包括人的社会活动及其产品。一个人的某种活动、“做什么”,不是文化;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共同行为、都“做什么”,就成了一种文化现象。一个深埋于地下的石块不是文化,一个经过远古人群加工改造的石块作为活动的产品就成了文物。显性文化反映了文化的更深层次,即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活动规范、方式。人的活动效果既取决于“做什么”,更取决于人的活动规范、方式“怎么做”。
文化的最深层次是价值观,这是文化的核心,与一定时期群体共同的理想、信念密切相关。他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做”的问题,是人的活动的取向、目的问题。正是价值观的不同,“为什么做”的问题,最终决定了人们“做什么”和“怎么做”。人的活动是由价值观所指导的,人的活动及其结果,说到底,不过是人的价值观的外在表现。由于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所谓文化,说到底,就是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是人们对于理想、信念、取向、态度所普遍持有的见解。中西文化的不同,古今文化的不同,一切文化的不同,最根本的是价值观的不同。文化的社会作用,最主要的是价值观的作用。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都有群体成员共同拥有和信奉的价值观。任何一个社会个体,都是文化的产物,都有自己接受和遵循的社会群体的价值观。任何社会群体的形成,都是由于社会个体的文化认同,由于一种大家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一个共同追求理想目标而走到一起的。价值观是群体认同的基石,是群体力量或弱点的根源。
1.下列对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是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B.文化是一个复杂系统,它是以深浅不同的多层次存在和表现的。
C.文化的浅显层次是指一个群体在一个时期内的活动规范、方式。
D.文化的最深层次是人们对于理想、信念、取向、态度所普遍持有的见解。
2.下列对“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这一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活动是文化的外在显现,受价值观的指导。
B.价值观的不同,决定了古今文化、中西文化的差异。
C.文化具有群体性特征,价值观是群体认同的基石。
D.每个社会个体的价值都能形成社会总体认同的价值观,也就是文化的核心。
3.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分别从起源、功能、构成等角度对文化进行了阐述。
B.“人化”之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化人”指人是文化的创造物,二者体现了人与文化相互作用的关系。
C.经过远古人群加工改造的石块属于显性文化,它反映了远古文化的更深层次。
D.“做什么”和“怎么做”决定了“为什么做”,这是人的价值观的外在表现。
二、(共30分)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5分)
译文: 。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5分)
译文: 。
(3)猥以微贱,当侍东宫。(5分)
译文: 。
(4)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5分)
译文: 。
(5)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5分)
译文: 。
(6)今臣亡国贱俘。(5分)
译文: 。
三、(共32分)5、阅读龚自珍的这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已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诗人用“______”来修饰“______”深刻的表现了作者辞官离京时复杂的感情、无限的愁绪。“________”三个字既点出了作者离京的具体时间,同时也通过景物描写烘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妈妈我要亲亲你.pptx VIP
- 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气候(第三课时)课件湘教版.ppt VIP
- 第十三讲先锋队与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第十四讲新中国与中华民族的新纪元(1949—2012)-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大讲堂课件+第十五讲新时代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pptx VIP
- 第八讲共奉中国与中华民族内聚发展(辽宋夏金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大讲堂课件+第九讲混一南北与中华民族大统合(元朝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专家大讲堂课件.pptx VIP
- 最新最新版糖尿病防治指南课件.pptx VIP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专家版2第二讲 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pptx VIP
- 城市更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气候(第1课时).ppt VIP
- 铭记历史,砥砺前行——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班会(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中主题班会优质课件.pptx VIP
- 妈妈我要亲亲你1.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