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要点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4.通讯工具发展的影响: ①信息传递更加快捷和简便,开阔人们的视野,提高生活质量,深刻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②促进信息的交流,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③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 三、通讯工具的变迁 1.外来先进技术传入的推动 2.近代西方列强侵略的客观影响 3.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的推动 4.政府的大力提倡和政策推动 5.先进中国人为改变落后面貌,主动向西方学习 6.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7.中国人民聪明才智 四、影响中国近现代交通、通讯发展共同原因 (小结) 2010年江苏考纲要求: 近代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影视事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互联网的兴起。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大众传媒: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 第四媒体: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的互联网 第一媒体:以纸质为媒介的报纸 第二媒体: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 第三媒体:以图像为媒介的电视 传 统 三 大 媒 介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1.报刊业发展历程: ①兴起:19世纪中前期—70、80年代 《中国丛报》(1832年)《万国公报》(1868年) 最早:1873年《昭文新报》 (艾小梅 汉口) ▲ 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在华办报 ▲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办报刊 * 服饰方面 饮食方面 居室建筑 习俗风尚 交通工具 通讯工具 大众传媒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主要内容: ▲不同时期变化的表现及原因 二、主要阶段: 1.近代: ▲1840-1912(清末,近代前期) ▲1912-1949(民国,近代后期) 2.现代: ▲1949-1978(新中国成立后) ▲1978-(改革开放后) ——四大变迁时期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长袍马褂 西装 中山装 ①男装: ▲西装流行的原因: A.西方列强入侵,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受西方文化影响 B.洋务运动兴起(买办、留学幼童) C.向西方学习要求的反映 D.崇洋媚外的心理,追求时髦 旗装 ②女装: 改良旗袍 1.服饰变化: ▲中山装流行的原因: A.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倡 B.民主革命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的反映 C.新派人士的欢迎 ③变化趋势:由等级森严走向平民化; 由拘谨、呆板走向美观、得体、方便;由“保守”走向 “开放” ④变化特征: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中西合璧,不土不洋 2.饮食变化: (1)中国传统饮食: 饮食丰富、习惯多样 地方特色鲜明 (2)鸦片战争后: ①西餐传入 ②面包房、咖啡店等 ③西式糖、烟、酒、饮料等 (3)饮食变化的原因: ①西方列强入侵,西方人大批来华,移植西方生活方式 ②近代工商业经济发展,城市化发展 ③观念转变,有钱阶层追求时尚 3.居室建筑变化 (1)传统住宅: (2)近代: ①中西合璧——里弄 ②西式洋房 ▲原因: ①西方入侵,西方人来华 ②经济发展,官员、商人效仿 中西合璧 传统民居 上海老洋房 4.习俗风尚变化 (1)表现: ①剪辫易服 ②废止缠足 ③婚姻: 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维新派) ④社交礼仪: B维新派提出主张 A留美幼童,揭开序幕 C辛亥革命前后,具有反清革命色彩 D民国时期,政府颁布法令 A维新派提出“废止缠足” B临时政府颁布禁止裹脚法令 繁琐愚昧走向简约文明 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 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 ⑤节气:民国开始改用阳历,增国庆、元旦等新节日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1.服饰变化: ①50年代: 列宁装、布拉吉、中式便服 列宁装 布拉吉 中苏关系友好,苏联援助中国建设 绿军装 1.服饰变化: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②60-70年代: ①50年代: 列宁装、布拉吉、中式便服 ▲ 原因: A.文革闹革命 B.提倡节俭、艰苦朴素 C.经济不发达,物资较匮乏 D.极左思想影响 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绿军装 1.服饰变化: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②60-70年代: ①50年代: 列宁装、布拉吉、中式便服 数量增加、色彩丰富、款式多样、融入国际潮流 ③80年代以后: ▲原因: A.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推进,经济较大发展,物资丰富 B.中共十四大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党和政府以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目标 C.思想观念的不断解放 灰蓝色调 五彩缤纷 2.饮食变化: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①新中国成立后:(50—70年代) A基本保障人民物质生活需要 B但食物简单,按计划凭票购买 C温饱问题长期未彻底解决(尤其农村) 2.饮食变化: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①新中国成立后:(50—70年代) ②改革开放后:(80年代后) A人们自由挑选,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