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年高考安徽数学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为了更为全面系统地了解国内外研究状况,从而较为合理地进行研究,本部分从和谐教育的研究、学业不良的界定、学业不良的相关研究三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回顾。
一、和谐教育的研究
(一)西方和谐教育思想研究
古希腊罗马时期是和谐教育思想的萌芽阶段,文艺复兴的和谐教育思想是现代和谐教育产生发展的雏形与基础。在18至19世纪期间,一批教育家不遗余力地倡导全面、和谐的教育。被尊为教育学鼻祖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和谐教育(1632),其著作《大教学论》集中反应了这一思想,即热切期望所有的人都能够得到完善的教育,使之得到多方面的发展,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该书强调,“人的本身,里外都是一种和谐”,人在身心各方面都存在着和谐发展的因素(“种子”),教育就是要使这种因素真正得以发展。
卢梭就如何培养社会新人这一问题时,认为应当遵循自然——按照儿童的本性与年龄特征去教育他们,只有按照自己的本性自由发展起来的儿童才能成为真正的新人。爱弥尔所接受的教育内容也是多方面的,既有作为一切基础的体育,也要通过师范教育让他接受一定的道德观念,可以把爱弥尔看作是一个理想社会中和谐发展的人(1762)。曹孚编在《外国教育史》(2008)中提到: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一书中将人分为“肉体”与“灵魂”两个方面,而人的灵魂又可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与理性灵魂,这三种灵魂分别顺应三方面的教育:体育(身体的)、德育(意志的)和智育(理性的)。教育应当使人的“肉体”与“灵魂”两者和谐发展,最早提出 “和谐教育”主张是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学上的贡献之一。基于欧洲哲学史的研究,朱德生等对康德的教育思想做出如下总结(1879):在研究人的“知性”、“道德”后,康德被什么是知性通往理性的桥梁这一问题困惑,他试图沟通这两个领域。最终,他找到了“美感”,于着手对人的审美精神进行研究,并通过《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完成了他对人类精神领域真善美的探索,从而为教育找到了最恰切的顺应方式——智育、德育与美育,康德解决了亚里士多德和谐教育中灵魂(精神)结构的本质核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全面、深入而完整地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性及其科学内涵,这里的“全面发展”指体力、智力、道德和美感诸方面的全面发展,这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和谐教育思想的精华与内核,并吸收了康德“真善美”精神结构研究成果。这一思想在发展“和谐教育”的同时,也超越了亚里士士多德等的“和谐教育”,可以说,马克思“全面发展教育”是更本质意义上的“和谐教育”。
从和谐教育思想的萌发到诸多教育家、思想家对其进行的研究,和谐教育在保持一定内核的同时获得了更大的发展与完善。
(二)中国和谐教育思想研究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和谐教育理念在我国具有丰厚的历史。早在西周时代已萌芽了和谐教育理念,形成了六艺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学派纷呈,争鸣迭起,和谐教育在各个思想流派中得到发展:儒家思想用“中庸”来描述和谐思想;墨家强调“兼相爱”,同样体现了和谐的教育理想;道家主张天人合一的和谐自然观,同样体现了和谐教育的理念。在前人有关和谐思想的基础上,明代王守仁提出了颇为明确的和谐教育思想。明末清初西学东渐,受到西方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黄宗羲、颜元、魏源等启蒙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在人才培养模式做出新的探索。
近现代一些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再次举起和谐教育旗帜,在继承我国和谐教育传统思想的同时,做出了较大的发展。王国维在继承孔子的“知、仁、勇、艺”四者和谐统一传统教育思想的同时,又吸收了近现代的心理学知识。从资产阶级利益出发,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的统一发展,这一教育思想曾被辛亥革命后南京政府定为国民教育宗旨,在中国教育历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外,陶行知的“手脑结合”等主张,同样寓有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十分注重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当今提倡的素质教育时全新时代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和谐教育。国内的其他相关研究有:朱其训在《和谐教育论》(2006)中指出,教育承载着教书育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这一使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于月萍在《整体优化和谐发展——中国教育学会和谐教育研讨会综述》(于月萍)一文中对和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进行论述:和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和谐教育既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又有其独自的办学特色,是实现素质教育思想、目标要求的一种有效途径。在继承以往和谐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刁维国在《和谐教育新论》(2007)创造性地提出了当代和谐教育理论: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理念以及一种教育体制和模式。刘生全的立足于当前教育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5走向辉煌2011高考语文阅读飞跃与写作_g3-cn11h.pdf VIP
- 农村环境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02J611-1钢钢木大门图集(OCR).pdf VIP
- 婴幼儿动作技能训练 标准课件.pptx VIP
-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吉林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情景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pptx VIP
-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婚纱影视拍摄基地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VIP
- 小学情景教学课件.ppt VIP
-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全、最完整范文).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