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疾病__培训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一)患病率 到2013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为11.6%,约1.139亿人。新数据进一步说明了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东亚病夫”的噩梦似乎再次降临。糖尿病发病正呈增高趋势,目前在农村地区(尤指城郊)的患病率比城市的增长更快。 糖尿病的发病特点是中、老年人高于年轻人,脑力劳动高于体力劳动,超重或肥胖者高于体重正常者,城市高于农村,富余地区高于贫穷地区,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 (二)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1. 饮食因素 能量摄入多消耗少,脂肪摄入过多,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摄入过少。 2. 生理病理因素 年龄增大、妊娠、感染、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等。 3. 社会环境因素 经济发达生活富裕节奏加快竟争激烈应激增多享受增多体力活动减少等。 4. 遗传因素 糖尿病是遗传病。 三、 糖尿病的饮食控制原则 (一)糖尿病综合调控原则   我国学者结合国内外的实际经验,提出了糖尿病“五套马车”综合治疗原则,即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糖尿病的教育与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病情监测,其中饮食治疗则是“驾辕之马”,意指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控制最为重要。   对新诊断的糖尿病人,一般先用饮食治疗,在用单纯饮食(包括运动)治疗1~2月个效果不佳时,才考虑选用口服降糖药。无论选用何种药物方法都必须长期坚持饮食治疗。 (二)饮食调控原则 1. 饮食调控目标 接近或达到血糖正常水平 力求使食物摄入、 能量消耗(即体力劳动)与药物治疗等三方面治疗措施在体内发挥最佳协同作用,使血糖水平达到良好控制水平; 保护胰岛β-细胞,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使体内血糖、胰岛素水平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状态; 维持或达到理想体重; 接近或达到血脂正常水平; 预防或治疗急、慢性并发症:如血糖过低、血糖过高、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眼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全面提高体内营养水平,增强体内抵抗力,保持身心健康,从事正常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2. 历史上饮食调控原则的改变   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饮食调控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百年来饮食调控原则不断发生改变,其变化趋势是脂肪摄入比例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增加,蛋白质比例变动不大。   1994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在营养建议中提出,热量来源比例要强调个体化,意指饮食调控原则或饮食处方应因人而异,要根据每个病人的营养评价结果确定。 3、饮食调控原则:最基本疗法 (1)合理控制总热能:合理控制总热能摄入量是糖尿病饮食调控的作用总原则,以下各原则都必须以此为前提。 A 体重是检验总热能摄入量是否合理控制的最有效指标,建议每周称一次体重,并根据体重不断食物摄入量和运动量。 B 肥胖者应逐渐减少能量摄入并注意增加运动,消瘦者应适当增加能量摄入,直至实际体重略低于或达到理想体重。 C 糖尿病人每天摄入的热能多在4.18~10.89MJ(1000~2600kcal)之间,大约占同类人群RDA的80%左右。应根据个人身高体重年龄劳动强度并结合病情和营养状况确定每日热能供给量,具体计算方法参见表4-3。年龄超过50岁者,每增加10岁,比规定值酌情减少10%左右。 糖尿病患者每日热能供给量[kJ(kcal)/(kg . bw)] 体型 卧床 轻体力 中等体力 重体力 消瘦 84~105(20~25) 146(35) 167(40) 188~209(45~50) 正常 63~84(15~20) 125(30) 146(35) 167(40) 肥胖 63(15) 84~105(20~25) 125(30) 146(35) (2) 选用高分子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供能占总热能的60%左右,一般成人轻劳动强度每天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150~300g(相当于主食200~400g),如果低于100g,可能发生酮症酸中毒.   最好选用吸收较慢的多糖, 如:玉米、荞麦、燕麦、红薯等; 亦可选用米、面等谷类; 注意在食用含淀粉较多的根茎类、鲜豆等蔬菜(如马铃薯、藕等)时要替代部分主食; 限制小分子糖(如蔗糖、葡萄糖等)的摄入. (3) 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   可选用高纤维膳食,建议每日膳食纤维供给量约为40g.可溶性膳食纤维(如一些半纤维素,果胶等)具有降低血糖、血脂及改善葡萄糖耐量的功效,主张多用.   不少研究表明,主要含葡甘聚糖的魔芋精粉有降血糖的功能.含可溶性膳食纤维较多的食物还有整粒豆、燕麦麸、香蕉、杏等,玉米和大麦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高于稻米. (4) 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心脑血管疾病及高脂血糖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 因此糖尿病饮食应注意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5) 选用优质蛋白质: 多选用大豆、兔、鱼、禽、痩肉等食物,优质蛋白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