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老年病科中医诊疗常规
老年病科中医诊疗方案
第十二章 老年病科
第一节 老年汗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
(1)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
(2)睡眠中汗出,醒后汗止者。
2.西医诊断:(1)汗出,可诉不稳、易消长的全身乏力感,头晕、头痛、头重、心悸、胸闷、腹泻等自主神经性躯体症状。
(2)可见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的异常:眼心反射,Schelloug起立试验,皮肤划痕试验,心电图,(体表)微小震动图,指尖容积脉波等。
(二)证候诊断
1.肺卫不固证:自汗,头面、颈胸部时时出汗,活动后尤甚,怕风,平素易感冒,倦怠乏力,面色黄白光白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2.营卫不和证:自汗,汗出恶风寒,肢体酸楚,或有微热,或半身或局部出汗,苔薄白,脉缓。
3.湿热熏蒸证:自汗为主,头部蒸蒸汗出,口腻作渴,身热不扬,身体困重,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阴虚火旺证:盗汗,夜寐盗汗,五心烦热,或兼见午后潮热,两颧红赤,口渴,尿黄便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5.阴阳两虚证:自汗、盗汗、腰背酸软疼痛,头晕眼花,发脱齿摇,耳聋耳鸣,小便清长或夜尿频,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细无力。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肺卫不固证
治法:益气固表。
推荐方药:玉屏风散加味。黄芪、防风、白术、浮小麦、糯稻根、大枣、甘草等。
中成药:玉屏风散、玉屏风颗粒等。
2.营卫不和证
治法:调和营卫。
推荐方药:桂枝汤加减。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龙骨、牡蛎等。
3.湿热熏蒸
治法:清热化湿。
推荐方药:①十味温胆汤加减。太子参、麦冬、五味子、法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生龙骨、生牡蛎、浮小麦、甘草等。②三仁汤加减。杏仁、薏苡仁、豆蔻、厚朴、法半夏、通草、滑石、竹叶、苍术、防己等。
4.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
推荐方药:①关腠散加减。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黄连、莲子、肉桂、浮小麦、五味子等。②当归六黄汤加减。生地、熟地、当归、黄芩、黄连、黄柏、黄芪、肉桂、五味子、乌梅等。
中成药:当归六黄丸等。
5.阴阳两虚证
治法:滋阴温阳
推荐方药:二仙汤加减。仙茅、仙灵脾、知母、焦黄柏、当归、巴戟天、女贞子、旱莲草、浮小麦、生龙骨、生牡蛎、甘草等。
中成药:金匮肾气丸等。
(二)针灸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下面一种或几种方法。
1.针刺疗法
①取穴:主穴,阴郄、后溪、合谷;配穴,复溜、肺俞等。
针刺操作:穴位皮肤常规消毒,针具取无菌30号1.5寸毫针,主穴穴位直刺进针1~1.5寸,如果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
②“华佗夹脊刺”治疗:取华佗夹脊穴,采用自上而下依次左右交替针刺,直刺0.5~1寸,用捻转平补平泻手法后留针30分钟,每日针刺1次。
2.温针灸
取大椎穴,以毫针得气后在针柄上放上艾炷,每次3~5壮,每日1次;另取神阙、气海、关元、大椎、合谷、复溜中的2~3穴/次,治疗自汗。用艾条灸左阴郄,约40分钟,每日1次,治疗盗汗。
3.刺络拔罐与穴位埋针治疗
刺络拔罐:穴取肺俞,常规消毒,先用抽气罐以肺俞为中心用较大吸力拔罐1分钟左右,使局部皮肤充血至紫红色,然后取下抽气罐,用三棱针点刺肺俞1~2下后,再在原处拔罐3~5分钟,出血量一般可达3mL左右,1~3天左右治疗1次,与穴位埋针同时进行。
穴位埋针:穴取尺泽、复溜,消毒后埋植皮内针(麦粒型),皮内针针刺方向与经络循行路线垂直,医用胶布固定,视气温高低,埋针时间可在1~3天左右。
4.耳穴压豆
王不留行籽,选择耳穴交感、皮质下、内分泌。局部常规消毒后,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0.6cm见方的胶布对准穴位敷贴。用手指按压3分钟,每日5次,隔日换穴1次。
(三)中药外治法
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下面一种或几种方法。
1. 中药足浴
泡脚方药组成:淫羊藿、补骨脂、黄芪、茯苓、小黑豆,浮小麦等。可用于阴阳两虚证。
用法: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煎熬至约1500ml,取出药汁倒入盆中,泡脚时先将脚架在盆边用蒸气蒸双脚,同时双脚不断相互搓擦,待水温降至约50℃时,将双脚浸泡在热水中,继续搓擦约30分钟。
2. 中药外敷疗法
(1)外敷止汗方:五倍子、郁金组成,用蜂蜜调匀敷脐。适用于各种汗出。
(2)取黄芪、五倍子、五味子,研末,用醋调成糊状,敷两侧内关穴,贴于神阙。24小时更换1次,7~8天为一疗程,适用于各种汗出。
(3)取五倍子、五味子等量,共研细末,加入70%乙醇适量,调成“双五子”糊剂,将适量的“双五子”糊剂放在塑料薄膜上,贴于肚脐正中,24小时更换1次,一般7~8天即可见效,适用于各种汗出。
3.中药塌渍
塌渍剂药物组成:五倍子、冰片、蜂蜜。
(1)头颈部出汗塌渍剂敷于胸椎2~4处;
(2)躯干出汗塌渍剂敷于胸椎6~10处;
(3)下肢出汗塌渍剂敷于胸1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染料化工项目经营分析报告.docx
- 专题04:论证结构与思路-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讲与练(江苏通用)(解析版).docx VIP
- 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模式促进写作教学的探讨.pptx VIP
- 2025年中国DBE项目创业投资方案.docx
- 堤顶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堤顶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案.doc VIP
- 筑牢金融数字防线:商业银行信息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与革新.docx
-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第五章薪酬管理.ppt
- 《让子弹飞》剧本.doc VIP
- 2025年水环境服务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 DB4201T 620-2020 液化石油气供气场站设置技术规定.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