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rjywbx0513中国建筑的特征讲解
自然科学小论文 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 自然科学某一领域的知识 ,阐述 一种科学理念和科学方法,传播科 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借以引起 大众对科学的关注与热爱,促进科 学知识的普及。 单元学习重点 1、理清作者思路,归纳文章的观点,加深对 课文内容的理解。 2、品味文章简洁、严密、明晰的语言特点。 沈阳故宫,后金天命十年(明天启五年, 1625)始建,宫门面临横街,隔街有小广 场,横街东西端各有牌坊,加强了宫前气 势。宫内分三路。规模远比北京紫禁城小, 建筑和布局都仿自中原,但也保留了满族的 一些特点。如寝宫建在高台上,防御性很 强,就是女真部落的传统。满族较早接受了 藏传佛教,沈阳故宫一些建筑细部和装饰有 藏族建筑影响。 月亮不知道她的恬静皎洁, 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月亮, 沙砾不了解自己是沙砾, 任何事物都不了解它独特的模样。 ——豪·路·博尔赫斯《不可知》 梁思成,男。生于1901年,卒于 1972年。中国建筑学家。毕业于清华大 学。曾从事 中国古建筑的科学研究工 作和建筑教育工作,任清华大学建筑系 主任。并参加了北京人民 英雄纪念碑 的建筑设计。著有《梁思成文集》四 卷。 教学目标 一、训练观察事物的能力; 二、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重点 理解和掌握中国建筑的特色,及精妙的比喻的运 用。 难点 中国建筑的文法及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中国建筑体系的形成 中国建筑的九大基本特 征 中国建筑形式的“文法”与“词汇” 各民族的建筑间的“可译 性”问题 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 1、三个构成成分 2、一所“房子”由苦干建筑构成 3、以木材结构为主结构方法 4、斗拱(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5、举折、举架 6、屋顶(最显著之一) 7、颜色上使用 朱红 8、交接部分加工成装饰部 分 9、有色琉璃瓦及油漆的装饰 关于中国建筑的“文法” 比喻的语言表达效果 形象生动的语言表现了中国建筑的风格与 特征,很贴切、使文章争色不少。 本文与《谈中国诗》中比喻的表达效果的区别 《谈中国诗》 ---表现睿智与幽默 《中国建筑的特征》---形象生动地表现风格特征 如何理解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希腊、罗马体系的“五种典范”: 塔什干、陶立克、爱奥尼克、科林斯、混合式 (三联出版社《风格的特征》) 作业 介绍家乡的某一建筑,说明其如何保留 传统风格和表现现代风格 * 自然科学小论文单元 13、中国建筑的特征 14、作为生物的社会 15、指印 16、宇宙的未来 唐长安大明宫建于太宗贞观八年(634),是唐代主要朝会宫殿之一。含元殿是大明宫前殿,殿在台地南缘,高出平地15.6米,雄踞于全城之上,前景开阔。殿身面阔十一间,67.33米,进深四间,29.2米,面积1966平方米,与明清北京紫禁城正殿太和殿相近。含元殿是中国最伟大的殿堂,气魄宏大,性格辉煌而欢乐,体现了一种高昂洒脱、豪健爽朗的文化格调,充分反映了大唐盛世的建筑艺术水平。 故宫,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位于北京城市中轴线中段,东西760米,南北960米。城市中轴线全长7.5公里,前段长达3公里,是它的铺垫;中段长2.5公里,是全城高潮;后段2公里,是高潮后的收束。在紫禁城前方左右分立太庙和社稷坛,四方远处有各门城楼和天坛、地坛、日坛、月坛,都是它的呼应,每一段和各段中的每一小段的艺术作用和艺术手法都不同,而又相互连贯呼应,一气呵成。 诗歌欣赏 文章脉络 结构特征 装饰特征 由大到小、由整体到部分 构件与构件之间、个别建筑物与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这就是建筑的“文法” 建筑的“词汇”:梁、柱、枋、檩、门、窗、墙、瓦、槛、阶、栏杆、隔扇斗拱、正脊、垂脊、戗兽、正吻、正房、厢房、游廊、庭院、夹道等 大文章 宫殿、庙宇 小品 山亭、水榭、一轩、一楼 文字 一面横额、一副对子、一座影 壁、几座牌楼 形象的比喻 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的建筑)是可以各自已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 各式建筑浏览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