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地球 宇宙和空间科学(主题一)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1.对比复习:新月和满月,上弦月和下弦月 【虽然月球被照亮的是同一边,但是由于地球上观察到的情况是有所不一样的。 上弦月是右手边亮。画下来是右手边亮,下弦月观察到的是左手边亮,画下来就是左手边亮】。之后标明时间。 2.之后引出之间的情况。要求了解名称,并在书本P108页画出它们的图形。 3.这样就构成了: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圈,在地球上所观察到的月球的“圆缺形态”。这样一个月又可以称之为“朔望月”。 * 观察让学生总结规律,从新月经过上弦月到满月的特点是: 靠西边的这边是圆的。而下弦月这边是靠东边这边是圆的。 并板书:上 西 弦 边 月 是 圆 的 * 教师提问:关于太阳,我们下面来看一下太阳的结构。 事实上,人类对于太阳的了解还是太少。太阳,其实跟地球一样,也有内部结构和大气层,这层大气层我们就称作太阳大气。太阳的内部结构,从中心到边缘依次可以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对流区。 【边介绍边展示太阳内部结构板图】? 1、太阳的中心是核反应区,又称之为“日核区”。通过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能量通过辐射区、对流区向外传递。核聚变就是氢原子通过聚变变成一个氦原子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太阳的质量肯定会有所损失。太阳的能量估计可以持续100亿年,而现在太阳还只有50亿年,正处于壮年期。这三个区域就构成了所谓的地球的内部结构,除了内部结构之外,太阳也具有大气层,这就称为太阳大气。有关于太阳大气,我们来阅读一下书本上文字,看看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2、我们现在借助探测仪器可以直接观测到的,实际上是太阳的大气层——外部构造,人们发现太阳大气从里向外分为三层。 太阳大气分为哪三层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太阳的外部构造。 * 在这多年的观察当中,特别是近两三百年来,人们也发现了太阳黑子的活动其实是有周期性的。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判断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黑子多,说明太阳活动强烈;黑子少,说明太阳活动不强烈。 【出示黑子数量变化图】这是一张太阳黑子的数量变化图。知道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是几年吗?知道什么是周期吗?太阳黑子数目最多的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数目最少的一年的称为太阳活动谷年。两个峰年或者两个谷年之间的时间为11年,说明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为11年。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算的太阳黑子周期为第一周,到今天,算算看,今天2004年是第几周期?23周。 练习:第20周为第几年 1755+19×11=1965年 1987年 第几周 1987=1755+11X X=21 21+1=22 在未来30年内,还会出现几次太阳黑子高峰期,大约在哪几年?3次 主题一: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第一讲 四季的变化 地平面 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 1、定义:指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 2、一天中,正午时太阳高度角最大,杆影最短, 此时,太阳位于正北或正南; 南 北 夏天中午 冬天中午 说明: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而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夏季比冬季大 北半球中纬度某地中午杆影 一、观测杆影的发现: 1、杆影长度与太阳高度有关 2、太阳高度日变化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季节性变化:夏季比冬季大; 杆影夏短冬长 2)纬度分布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随直射点 向南北两侧递减 ——由地球自转产生 地球公转产生 1、太阳高度角: 一、观测杆影的发现 3、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而变化 二、地球的公转 1、方向: 2、周期: 3、姿态: 4、效应: 自西向东 约一年(365.2422天) 呈倾斜状态,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1)正午的太阳高度季节的变化 (2)四季变化 (3)昼夜长短的变化 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 2、太阳高度一日中不断变化 (地球自转的缘故) (地球公转的缘故) (4)五带的划分 三、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1、成因: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2、直射点变化规律: 赤道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春分(3.21) 夏至(6.22) 秋分(9.23) 冬至(12.22) 四、昼夜长短变化 1、直射赤道(春分、秋分): 2、直射北半球: 3、直射南半球: 4、全年赤道昼夜???? 全球昼夜等长 北半球昼长夜短 北半球昼短夜长 日 地 月 日、地、月的公转轨道: 太 阳 光 新月(朔) 满月(望) 上弦月 下

文档评论(0)

此项为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