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对联1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奇妙的对联1要点

清代散文家方苞幼年时聪颖过人。七岁那年,有一次他途经田头,田里的拔秧农民叫其对对联。小方苞很高兴,叫农民出上联。农民一边用稻草捆秧一边念道:“稻草捆秧父抱子”,方苞略一思忖,自言自语道:“稻草、父也;秧,子也。”他抬头向前望去,正好看见前面不远处的竹林中有几个少妇正把扳下的竹笋投入篮中。于是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自信地点点头,大声对道:“ ”,周围的人听了惊喜不已,称他是天才神童 意思:稻草捆着稻秧,父亲抱着孩子,竹篮提着竹笋,母亲怀着儿子。这副对联主要以稻草稻秧,竹篮竹笋来现父母与孩子深厚的骨肉亲情。 教学目标 一、?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二、学习欣赏对联,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三、收集和积累名联。 四、尝试对简单的对子。 对联也叫“楹yíng联”“楹贴”“联语”,俗称“对子”。它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分上下两联,有的还有横批。 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五代时的后蜀皇帝孟昶,在一年除夕把两句诗题写在桃符上,叫“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故称“题桃符”,因是春节所题,后来又叫做“春联”。到了宋代,文人学者纷纷以题联为趣。 第一副对联: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对联的特点 1、傍百年树,读万卷书。 2、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3、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②词性相同; ③结构相应; 上下联结构要相当:即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而且结构类型要基本保持一致。 1、字数相等 2、词性相同 3、结构相应 请选择一副最恰当的寿联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福如东海水长流,寿比南山松不老。 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长流。 ④平仄相对 平仄要和谐、相对,尤其是上下联的尾字,平仄要交错,传统习惯是“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福如东海水长流,寿比南山松不老。 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长流。 ⑤内容相关 上下联内容要相关,上下衔接,不能重复。 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在东林书院大门上写的这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上联写景,下联言志,上下联内容紧密相关,使人透过字面,很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励之心。 对联对法 从上下联表达内容关系看,可分正对、反对、串对三种。 1.正对: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在内容上相互补充。出句、对句意思属同一范畴。 例: ????? ??????? 2.反对:上下联从新与旧、好与坏、美与丑等矛盾对立的两面来说,出句和对句的意思相反相成、对立统一。 例: 3.串对:又名流水对。上下联内容从事物的发展过程或因果、条件、假设等方面相关联,反映出句和对句的意思相连贯,对句补充出句之意,二者不可颠倒。 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 ????????????? 对联禁忌: 1、忌“合掌”。 即上下联意思相同。 嵌字联 二 字 对 三 字 对 四 字 对 五 字 对 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 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北京大学吴小如教授曾为茅盾纪念馆作了一副对联,其中巧用了茅盾的小说篇名。请你补全对联: 一代文章推__________; 毕生心血似___________。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南北 品读奇言妙字 品读奇言妙字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此联为北宋人吕蒙正撰。吕蒙正字圣功,河南洛阳人,三朝宰相,幼时家贫如洗,穷困潦倒,得人帮助开始读书,后考中进士第一。他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极度不满,曾作怪联抒发愤慨之情。该联纯用数词,又是藏头掐尾联。横批是“南北”。 全联应读为:缺“一”(衣)少“十”(食),无“东西”! 缺衣(一)少食(十)没东西。 数 字 联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1914年前翰林王闿运讽袁世凯) 品读奇言妙字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对不住 品读奇言妙字 拓展与应用 牛刀小试显身手 --------尝试对对子 春兰—— 秋菊 落日—— 去伪—— 花好—— 书

文档评论(0)

00225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