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雷电、建筑物防雷及工程接地装置 第一节 雷电与雷电参数 第二节 雷电能量在导体上的传输 第三节 工程防雷体系及建筑物防雷类别 第四节 建筑物外部防雷系统 第五节 建筑物内部防雷系统及雷击电磁脉冲防护 第六节 工程接地装置 第一节 雷电与雷电参数 一、雷电的形成与危害 1、形成 形成过程:雷云,先导(向下先导、迎面先导)放电,主放电,余辉放电。 雷击方式:直接雷击,感应雷击。 2、危害 热效应,机械力效应,电磁效应。 能量巨大,破坏力强。 二、雷电参数 1、气象参数 雷暴日,雷暴小时。按雷暴日可划分雷击强度区域: 少雷区:年雷暴日少于15; 多雷区:年雷暴日40~90; 强雷区:年雷暴日大于90。 2、电气参数 (1)雷击基本形式及其组合。 闪击:雷电向大地或地表附着物的放电称为闪击。 雷击:闪击过程中的每一次放电称为一次雷击。 通常一个闪击过程包含有若干次雷击。 闪击又分为由雷云向建筑物发展向下闪击和由建筑物向雷云发展的向上闪击。 (2)建筑物防雷工程中雷电参数取值。 建筑防雷工程中关心的是受雷击的对象(即建筑物)实际承受的雷击参量大小,这些参量应按一定概率下最不利的情况考虑。因此防雷工程中所关心的雷电参量,不再只与雷电本身有关,还与受雷击对象的特性相关。 (3)雷电波的表述 通常用T1/T2波形表达,这里符号“/”没有除法运算的含义,仅指雷电波波头时间与半峰时间的一种组合。 例如,常用的试验波形有10/350μs电流波、8/20μs电流波、1.2/50μs电压波等。 第二节 雷电能量在导体上的传输 一、传输线 1、集中与分布参数电路 关键:电路尺寸与电磁波波长的相对大小。 电路尺寸 远小于 电磁波波长——集中参数电路 电路尺寸 可比于 电磁波波长——分布参数电路 为什么几何尺寸尺寸如此重要? 2、传输线简介 (1)集中与分布参数电路的主要区别 集中参数电路:电流、电压只是时间的函数,在一个支路范围内与位置无关。 u=u(t),i=i(t) 分布参数电路:电流、电压不仅是时间的函数,还是位置的函数,即: u=u(x,t),i=i(x,t) 因此,分布参数电路中没有节点、支路等概念,KCL、KVL不再成立。 (2)传输线的波阻抗。传输线上某一点同向传输的电压电流之比,叫做该点的波阻抗。 Z(x)=u(x,t)/i(x,t) 波阻抗也是一个位置的函数。 解释线性传输线,均匀传输线,传输线的波阻抗。 波阻抗只表明某一点上电压和电流的比例关系,但并不表明能量消耗,因此与集中参数电路中的阻抗有本质的差异。 (3)传输线的等效电路。 如何用集中参数电路的方法去分析实为分布参数电路的传输线? “长”与“短”的相对性及条件转换。 传输线上某一点和紧邻的下一点上电流都可能不同,说明传输线上可以有净电荷的集聚。 二、传输线上的行波 (1)对行波的理解。 整体看:传输线比作铁路,行波就好比火车。 就传输线上任一固定点看:该点上电压(电流)随时间的变化,表明不同时刻通过该点的电压(电流)行波的瞬时值。 行波实际表明了能量在空间的传输。 (2)行波波速 v 2=1/(L0C0)=1/(μ0ε0 ) (3)行波的折射与反射。当传输路径上波阻抗变化时,由于电场与磁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