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货币史(二)古代货币课件
中国货币史(二)古代货币 第三讲 中国古代货币 一、先秦货币 (一)中国货币起源于夏代(约公元前21—公元前16世纪) 从夏代的遗址中出土货贝、石贝和骨贝,表明夏代的价值形式已经进入货币价值形态。有关夏代货币在史籍中也可找到若干记录:《史记。平准书》:“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贵被金钱刀布之币兴言。……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盐铁论。错币篇》“夏后以玄贝。”《管子》确指夏禹以历山之金铸币。可以确认中国古代货币始于夏代。 中国最早的货币,主要是海贝,其次是布帛和农具。中国文字中的“货币”二字,就是货与币两种不同物品的总称。《周礼。九贡》:“币贡”之皮帛,币字从巾;“货贡”指珠贝,货字从贝。凡是同货物及交换有关的字,都通“贝”“巾”有关,如买卖,财货,借贷、帐等。为何要用贝?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体系 由于经济条件不同,产生各种不同特点的货币形制,形成不同的货币流通领域,创建四种货币体系: 1、布钱体系 2、刀币体系 3、圜钱体系 4、楚币体系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体系 1、布钱体系 布钱流通与黄河中游的三晋两周地区,是从农耕地区的产类工具中演变而来的。先秦时有一种农具“镈”,盖子与布同声假借,在先秦文字中互为通用,故人们把类似农具镈的金属铸币称为布;同样,先秦铲类工具中的“钱”(遥、姚:货币史\中国货币影印\珧币.jpg)近音向转为“钱”。布钱的演变有三个阶段:(表一货币史\中国货币影印\中国布币演进表.jpg) (1)原始布 叫大铲布,还未脱离钱镈农具的原型;(2)空首布 又名铲布,不得头上中空可以纳柄,大部分的布的表面有各种文字记载、如干支、数字、地名。(3)平首布 又叫实首布。货币史\中国货币影印\中国布币.jpg;货币史\中国货币影印\尖足布.jpg;货币史\中国货币影印\方足布.jpg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体系 2、刀币体系 刀币产生于东方渔猎地区和手工业商业发达地区。主要流行于齐国(今山东半岛),而燕赵(今河北、山西两省)则为刀布并用地区。它是从一种叫做“削”的手工业工具演变而来的。这种铜削的柄端有环,柄身有裂沟,也是这个地区有用之工具。按其形制大小和铸造地区分为四种类型:(表二货币史\中国货币影印\中国刀币演进表.jpg) (1)齐刀 俗称大刀。多流通于山东地区。前面有地名和故国名,如即墨、安阳等。钱背有造邦和安邦字样; (2)尖首刀 燕国铸行。刀背细长,刀身薄,柄细,环扁小。钱文在背,计干支或数字,称有字刀。还有一种在匈奴谷地出土地,叫“匈奴刀”,多无文字,首尖如针,又叫针首刀,泛称无字刀。 (3)明刀 有称燕刀;面背都有文字,出土最多,在朝鲜和日本都有发现。方折刀,其刀身弧度呈方折形,叫折背;圆折刀,在博山出土,又叫博山刀。 (4)直刀或圆首刀 又叫钝首刀,刀体平直、短小、刀环扁薄。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体系 3、圜钱体系 圜钱的形制如纺轮发展出来的。在仰韶村出土的许多土石纺轮,中穿空,同早期圜钱相似。战国后期除楚国外,各国都用圜钱,表明北方各地币制趋向于统一于圆型化。 圜钱的基本形制是体圆、有孔,孔先圆后方,先无郭后有郭。 圜钱是一种承先启后的铸币形态。(表三货币史\中国货币影印\中国圜钱演进表.jpg)。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体系 4、楚币体系 楚统治长江中下游,其货币体系自成一统,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爰金,即通称郢爰;一是蚁鼻钱,系铜质贝币。阴文,像人的面部形态,统称“鬼脸钱”或“鬼头钱”货币史\中国货币影印\中国爰金与马头金.jpg 二、秦到隋朝的币制 (一)秦朝的货币立法 《金布律》15条( 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末墓葬中发现的竹简),秦朝统一中国之前所订,是现存中国最早的货币立法。 该法为,规定布和钱为货币: 1、“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勿敢异”, 2、布则有质量要求:“布袤八尺,福广二尺五寸。布恶,其广袤 不如式者,不行。” 3、布和钱由法定比价,“钱十一当一布” 即十一枚钱可抵长八尺宽二尺五寸的布一幅。为了便于兑换,官府对一些收费往往按11的倍数定价。如《金布律》中就对隶臣等所穿的衣服定价为33、44、55、77、110等五个等级,都是11的倍数。 二、秦到隋朝的币制 (二)秦朝统一币制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颁布了货币改革令。 基本精神是“以秦法同天下之法,以秦币同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