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平度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平度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

高三语文试题 第Ⅰ卷(共36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3题。 昨夜做了一场梦,梦见自己一(甲)青衣,漫步在长安街头。走过十里长街,用指尖轻抚斑驳的城墙,眼前的烟雨都幻化成了朦胧的诗篇, 。醒来,已是月挂中天,窗外的高楼向我陈述美梦一场的无奈。我忽然份外思念故事里的长安,想去看看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梦里长安,若为女子,定是容色倾城,恰似牡丹,娇媚华贵;若为男儿,定是温文如玉,犹如翠竹,风流倜傥。长安之于我,是一处江湖。容许我打马走过十里长街,容许我煮茶一盏坐至天明,亦容许我(乙)半卷诗书看江湖恩怨。我时常幻想,千年后的长安街头, ,提一壶酒,满腹惆怅都寄其中,然后(丙)明月对饮,来一场不醉不归。 1. 文中加点词语的书写的一项是 A. 漫步 斑驳? ? ? ? B. 朦胧 份外? ? C. 幻化 ? 倜傥? ? ? D. 惆怅 寄??? 2. 依次填入甲、乙、丙三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袭???? 读? ??? 赏 B. 身? ???枕? 邀 ? C. ?袭?? ? 枕 ?? 邀????? ? D. 身? ???读??? ?赏 3. 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千年来的等待与缠绵向我诉说 ? 是否也会有一个失意之人? ? ? B. 向我诉说着千年来的等待与缠绵?? 是否有人会失意 C. 千年来的等待与缠绵向我诉说 ?? 是否有人会失意 D. 向我诉说着千年来的等待与缠绵 是否也会有一个失意之人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领导不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都要以身作则,这样上行下效,才能带动大家一 同进步。 B. 第二天宝小姐酒醒,很觉得过意不去。后来彼此熟了,见瞿太太常常如此,也就 安之若素了。 C. 他私自外出游玩让单位很恼火,重新招人吧,这个岗位有人;不招人吧,工作 没人做。所以,要么辞职,要么上班,不要久假不归。 D. 我的态度很鲜明,对邪教练习者的言论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出汗是很高效的散热方式,每蒸发1克水就可带走2.43千焦的热量。但是并不是 汗流出来就一定能马上蒸发掉,它能否有效地蒸发,取决于周围空气的湿度。 B. C. 醉驾司机文化程度与守法自觉性、安全意识不成正比。来自武汉交管部门的数据 显示,醉驾司机主要是高学历者、中等收入人群和行政事业单位及国企人员。 D. 年轻人对手机特殊功能的情有独钟推动着手机产品向着多功能、多特色、高赢利 发展,而那些嗅觉灵敏的手机厂商也乘机推波助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减) 6. 下列对文本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子在与诸侯王公交往中不卑不亢,无所畏惧,是因为孟子具有“仁人无敌于天 下”的高深修养和“浩然之气”。 B. 追求人格平等、善养“浩然之气”、奉行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是孟子对如何做人 富有智慧和哲理的论述与阐释。 C. 人格平等决定了仁人无所畏惧,挫折和困难不过是一些必经的考验,能激发出强 烈的进取精神。 D. “浩然之气”,能使人自信,积极入世,有效抵御外在物欲的干扰,拥有“浩然 之气”的人都能够成为圣人。 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孟子的君臣观,其核心是君臣平等;孔子的君臣观,其核心是臣要对君服从。孟 子的君臣观比孔子的进步。 B. 孟子的“性善论”具有积极的意义,它是人类社会道德的基础,不仅启迪人们不 断向上的自信还鞭促人们向上的努力。 C. 人只有在忧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孟子认为要实现自我人 生价值,就必须生活在逆境之中。 D. 圣人是可以学做的,不是望而不可即的。只有保养良好天性并坚持不懈地努力 和奋斗,才有可能成为圣人。 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人皆可为尧舜”,证明在天性和人格上,圣人和凡夫俗 子是生而相等的,从而激励人们不断发展自己善性和道德。 B. “浩然之气”是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良好天性,是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舍生大义。 C. 平等的君臣观引起专制帝王和奴仆们的恐惧和指责,但与“执政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此项为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