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医诀串_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伤寒医诀串解 作者:陈念祖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序 序 卷一 太阳篇 卷二 阳明篇 卷三 少阳篇 卷四 太阴篇 卷五 少阴篇 卷六 厥阴篇 序 伤寒医诀串解者.长乐陈修园先生晚年所编集也.惜六篇之中尚缺其一.以其未成书.故不及付梓.其门徒犹子陈道着.有卢扁风.闽之名医也.既能学先生之学.又能承先生之志.日尝手披而秘藏之.复体会其遗意而敬续一篇以补其缺.合成六篇.而篇帙遂成.兹修园古矣.其犹子道着亦古矣.闽中林子寿萱.专心卫世.于旧书肆中.检得修园先生注解葛可久十药神书一卷.购而珍存之.并恐此二种没而不彰.因细加雠校.韵而录之.欲与两先生传名.兼以传世.值余奉命巡抚全闽.因旧疾复起.探知林子精于疗治.常劳诊视.论及闽中名医.林子以陈修园陈道着两先生对.敬以修园先生所着南雅堂十一种医书见示.且余本善病患也.又耳熟是书久矣.适林子复以伤寒医诀串解手录一通乞序于余.余不敏.每兢兢官守.尚恐才不足以经世.何暇论及卫世.然串解实补伤寒浅注所未备.不可以无传.若再附以十药神书注解合而刻之.庶可以作岐黄家秘本矣.今之术岐黄者.果能默会精审.互相参校.其裨益良不浅也.姑就林子所述其缘起.为之弁数语于简端云尔. 咸丰丙辰秋九月望后三日福建巡抚吕 孙书 序 曩集伤寒浅注.凡三百九十七法.根据法条晰.期于明白易晓.而又虑学人未能融会贯通而得其要旨也. 不揣固陋.复为综贯衍绎.名曰伤寒医诀串解.其于疑似细微之处.抉剔详辨.颇费苦心.修园老矣.敢谓于此道三折肱.然有志之士.诚能即此 绎其端绪.推寻其纲领.而不眩于似是而非.未必非活国活人之一助也. 闽长乐陈念祖修园识 卷一 太阳篇 (太阳为寒水之经.主一身之表.) 何谓太阳经症.曰.头痛项强.发热恶寒是也.有虚邪实邪之辨. 脉缓.自汗恶风.为虚邪.宜桂枝汤.如八九日过经不解.如疟状.面热.身痒.以其不得小汗故也.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因前此未汗.不得不发其汗.因日数颇久.故小发其汗.如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形如疟.日再发者.以余邪未尽故也.宜桂枝二麻黄一汤.大汗之后.不得再行大汗之法.而余邪未尽.不得不从汗而竭之.但药品宜轻耳. 脉浮紧.无汗恶寒.为实邪.宜麻黄汤.如无汗烦躁者.加石膏姜枣.名大青龙汤.如干呕而咳.去杏仁.加五味干姜半夏细辛芍药.名为小青龙汤.此二汤.即麻黄汤之加减.总不出麻黄汤之范围. 此二法.治表中之表也. 何谓太阳腑症.曰.表邪不去.必入于里.膀胱为表中之里也.有蓄水蓄血之辨. 太阳病.其人口渴.烦躁不得眠.脉浮.小便不利.水入即吐.为膀胱蓄水症.宜五苓散. 太阳病.其人如狂.小腹硬满.小便自利.脉沉.为膀胱蓄血症.宜桃仁承气汤. 此二法.治表中之里也. 何谓太阳变症.曰.汗下失宜.从阴从阳之不一也. 不应下而下之.续得下利清谷.身疼痛.宜四逆汤.以救清谷之里.又以桂枝汤.以救身疼痛之表.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瘥.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大汗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太阳病.发汗太过.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发汗太过.动其荣血.而卫邪反内伏.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 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以上言汗下太过.伤正而虚其阳.阳虚则从少阴阴化之症多.以太阳少阴为表里也. 阳盛于内.误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大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为里症.头痛发热.为表症.外不解.由于内不通也.下之.里和而表自解矣.与承气汤. 病患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与大承气汤.脉虚者.宜发汗.与桂枝汤.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停者沉滞不起也.阴阳者尺寸也.必先振栗.汗出乃解.但阳脉微者.先汗而解. 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按此脉微.即上文脉停也. 以上言汗下失宜.热炽而伤其阴.阴伤则从阳明阳化之症多.以太阳阳明递相传也. 何谓发汗利水为治太阳两大门.曰.邪伤太阳.病在寒水之经.驱其水气以外出则为汗.逐其水气以下出.后为黄涎蓄水.前为小便长. 太阳为寒水之经.邪之初伤.必须发汗.麻黄汤发皮肤之汗.桂枝汤发经络之汗.葛根汤发肌肉之汗. 小青龙汤发心下之汗.大青龙汤发其内扰胸中之阳气而为汗.此发汗之五法也. 若汗之而不能尽者.则为水.水在心下.干呕而咳.宜小青龙汤.发热而烦.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名曰水逆.宜五苓散.汗后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病势虽在腹中.而病根犹在心下.宜生姜泻心汤.此水气在上焦.在上者.汗而散之也.若妄下之后

文档评论(0)

tianji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