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八年级第一次调研物理试题
(答案填写在答案纸上)
一、选择题:(每题3分,计42分)
1.如下图,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环境保护的是
2.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
3.以下关于温度的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4℃。 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 南京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 南京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4.如右图2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
5.如图3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A.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 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6.现在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而世界上的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却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如图4所示,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烧杯内盛水,一天,发现液面由A上升到B位置,则表明气温
A. 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7.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上面的描述,你认为在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的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了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装饰的美观些
8.“……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起来,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对文中“隐隐传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空气可以传声 B.锣鼓声响度很小 C.观察者离声源很远 D.锣鼓声传播速度很小
9.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
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A.音色好坏 B.音调高低 C.响度大小 D.乐音三要素
10.用超声波测海洋某处的深度,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如果发出信号4秒后,收到反射回来的声波。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
A.1500m????? B.3000m?????? C.6000m???? D.12000m
11.公用电话亭都是利用有机玻璃制成的,主要因为
A.能较好地吸收声音 B.能较好地反射声音;
C.不能传播声音; D.美观、整洁。
12.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这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 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13.超声波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A.验钞机 B.微波炉 C.电视机遥控器 D.医院的“B”超检测仪
14.在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因为
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 B. 雷声经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形成
C. 双耳效应 D.闪电的传播速度比雷声的传播速度大
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24分)
15.如图5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如图5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在月球上,做图乙实验,观察到泡沫小球将 弹起。(填“能”或“不能”)
16.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 不同来加以辨别。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2030中国牛仔服装行业市场深度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八大特殊作业安全管理培训(最新版课件).pptx
-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doc VIP
- 个人业绩相关信息采集表含政治表现、最满意、主要特点、不足.pdf VIP
- 新22J09 附属建筑-标准图集.docx VIP
- 世界各国语言.doc VIP
- 《新媒体传播》课件.ppt VIP
- 2025年安全员c2考试试题库(答案+解析).docx
- GBT45001-2020SO45001:2018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pdf VIP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知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