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 中国自然地理区划与地理区域Chapter 10. Physical Geographical Regionalization of China College of Geography Tourism, QFNU 某区域地理成分叠置示意图 为什么要进行自然地理区划 自然地理区划的目的: 为充分利用、改造各地的自然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自然地理区划的意义: 全面认识地理环境,揭示区域分异规律和区域结构特征 深化自然地理研究理论,全面分析区域自然条件、自然资源条件和自然资源潜力,进行数量和质量评价 提出开发举措,为生产实践服务 中国自然地理区划的内容 研究我国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结构、发生、发展规律,地域差异及其改造途径。 部门自然区划 依据某一地理环境组成成分,如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的差异进行划分。 综合自然区划 从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即各自然地理成分的相互联系的性质和特点出发,依据整体地理环境的差异进行划分。 中国气候区划图 中国地貌类型分区图 中国自然地理区划图 中国经济区划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自然划区的原则和方法 自然区划的原则 1.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 2.发生学原则 3.区域共轭性原则 4.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1.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 区分三个不同概念 自然综合体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自然界地域分异的因素 划分某一等级界限的标志和指标 东北地区 2.发生学原则(时间上的继承性) 3.区域共轭性原则(空间连续性原则) 4.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区划的任务就是要划分各级自然区域,阐明各级自然区域内的自然条件优劣势,指明改造不利自然条件的途径,以此为农业生产服务。 在自然综合体诸要素中,大多选取与农业生产比较密切的气温、水分和养分等作为地域分异的主要依据。 自然地理区划原则小结 基本思想:“从源”、“从众”、“从主” 从源:必须考虑成因、发生、发展与共轭关系 从众:必须考虑综合性和完整性 从主:考虑其典型性、代表性 如何确定和选择符合一个具体区划任务所需要的所有区划原则? 因为区划的对象、目的和尺度的不同,区划原则就有所差异。因而自然地理区划原则又可划分为一般性原则和应用性原则 刘燕华,郑度,葛全胜等.关于开展中国综合区划研究若干问题的认识.地理研究, 2005, 24( 3):321~329 第一节 自然划区的原则和方法 自然区划的方法 1.叠置法 2.主导标志法 3.地理相关法 4.聚类分析方法 5.遥感分析方法 第二节 中国地域分异的特征 热量条件变化引起的纬度地带性分异 水分条件变化引起的干湿地带性分异 大地貌的分异 第三节 中国自然区划方案 1.中华地理志编辑部“中国自然区划草案”(罗开富方案,1954) 2.全国综合自然区划(中科院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1956) 3.任美锷、杨纫章方案(1961) 4.侯学煜方案(1963) 5.农业区划委方案(1984) 6.赵松乔方案(1985) 7.教材方案 1959年黄秉维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方案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等级系统(黄秉维) 中国自然区划(师范院校使用版,1995) 三大自然区的基本特征 三大自然区的基本特征 青藏铁路路线图 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 现代地形轮廓以及新构造运动的不同 气候特征及其所导致的土壤、植被、地貌外营力和水文的最主要的特征差异 自然界(土壤、生物、地质地貌)的主要发生过程不同 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以及利用、改造自然方向的差异 自然界地域分异所服从的主导因素的差异 自然地理副区划分的主要依据 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地形的差异,并参照土壤、植被的差异进行划分 同时考虑到了地貌单元的完整性,并将面积较小的单元划归为自然特征相近的邻近地区。 思考题 基于导师制的本科生科研训练——以地理专业为例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自然条件分析 聚落选址中的自然要素影响度分析 城市扩展与环境因素取向 城市景观带建设中的植物物种选择及评价 ——以××市为例;以×××景观带为例 山东省标志性景观的自然依存度分析 海河究竟有多累 区域环境演变中的人为因素分析 渤海水文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劳务输出区形成的自然条件分析 Liufei2008@yeath.net 三大自然区的基本特征 第四纪冰期以后,在地面上升过程中形成。除柴达木外,与西北干旱区的植物关系较少,植被种属很少 中生代末期以来断续出现干旱和半干旱气候的过程中,植物逐渐旱生化。植物种属少 植物区系在第四纪冰期所受到的冰川破坏作用不大,植物种类繁多,分布比较混杂 植物区系 荒漠、草原与草甸为主,山地及谷地中间有森林 荒漠为主,部分为荒漠草原和干草原。在高山中有森林和高山草原 森林为主,部分为草原 植被 由于化学风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枕头坝一级水电站水轮发电机转子支架组装与焊接工艺.docx VIP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 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CL-90).doc VIP
- DB21_T 4014-2024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规程.pdf VIP
- 某道路新建污水管道工程监理规划.doc VIP
- 苍南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技术升级改造经济效益分析.docx VIP
- DB32_T 4463-2023 水域状况评价规范.docx VIP
- 南京科目一新题库及答案.doc VIP
- 市政污水管道工程监理规划.doc VIP
- 关工委办公室主任关心下一代的先进事迹材料.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