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职业因素与健康 第一节 职业有害因素与职业病 第二节 常见职业病及危害 1.职业性有害因素: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 2.职业病: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由国家以法规形式规定并经国家指定的医疗机构确诊的疾病。 (1)职业病的分类 2002年4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的职业病有l0类115种: ①尘肺(13种)。 ②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 ③职业中毒(56种)。 ④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 ⑤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 ⑥职业性皮肤病(8种)。 ⑦职业性眼病(3种)。 ⑧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 ⑨职业性肿瘤(8种)。 ⑩其他职业病(5种)。 (2)职业病的特点 ①病因明确:患者均有明确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史,在控制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可以消除或减少发病。 ②所接触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大多是可以检测和识别的,且其强度或浓度需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致病,一般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③在接触同样职业性有害因素人群中常有一定数量发病,很少出现个别病例。 ④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妥善处理,预后较好。 ⑤是可以预防性疾病,发现病因,改善劳动条件,控制职业性有害因素,即可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第二节 常见职业病及危害 一、铅中毒 二、苯中毒 三、矽肺 一、铅中毒 (一)理化特性 铅为一种质地较软、具有易锻性的蓝灰色金属。比重11.3,熔点327℃(低),沸点1525℃ 。加热至400~5000C时,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在空气中氧化成氧化亚铅,并凝集为铅烟。 (二)接触机会 (1)铅矿开采及冶炼、熔铅作业 均可接触铅烟、铅尘或铅蒸气。 (2)铅氧化物常用于制造蓄电池、玻璃、搪瓷、铅丹、 铅白、油漆、颜料、 釉料、防锈剂的生 产中。 (三)毒理 在生产环境中,呼吸道是主要吸收途径,其次是消化道。 血循环中的铅与红细胞结合分布于肝、肾、脑、皮肤和骨骼肌中,最后90%~95%的铅以难溶性的磷酸铅沉积于骨骼系统。 铅作用于全身各系统和器官,主要累及血液及造血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管及肾脏。 (四)毒作用表现 工业生产中,急性中毒已极罕见。职业性铅中毒基本上均为慢性中毒,主要表现在: 1. 神经系统:(1)神经衰弱综合症,中毒早期常见,表现为头晕、头痛、失眠、健忘等;(2)周围神经病,感觉型出现四肢末梢呈手套、袜套样感觉减退;运动型则以伸肌无力为特点,典型者出现腕下垂;(3)严重者出现中毒性脑病,呈癫痫样发作,精神异常。 2. 消化系统 (1)一般症状:口内金属味,齿龈可见蓝色铅线,食欲不振、恶心、腹泻或便秘; (2)严重者可出现腹绞痛(也称铅绞痛):突然发作,多在脐周、持续疼痛、面色苍白、体位蜷曲。 3. 血液及造血系统:铅容,患者面部及肢端呈灰白色;轻度贫血,多呈低色素正常细胞型贫血;点彩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碱粒红细胞增多等。 4. 其它:部分患者可出现肾脏的损害。女工可引起月经失调、流产等。 (五)治疗方法 ① 驱铅治疗: 首选依地酸二钠钙(CaNa2-EDTA)每日1g,加入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3~4日为一疗程,亦可用二巯基丁二酸钠。② 对症治疗: 同内科治疗。 第二节 苯中毒 1.理化特性 苯 (bezene) 在常温下 为带特殊芳香味的无 色液体,沸点80.1C, 极易挥发,蒸气比重 为2.77。多沉积在车间空气的下方。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氯仿、乙醚、汽油、丙酮、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 二.接触机会 1.苯的制造业:如焦炉气、煤焦油的分馏、石油的裂化重整与乙炔合成苯。 2.作为溶剂、稀释剂的涂料、橡胶、制药、印刷业 。 3.作为化工原料的有机合成、农药、香料等。 4. 用作燃料,如工业汽油中苯的含量可高达10%以上。 三.毒理 苯在生产环境中以蒸气形式由呼吸道进入人体。 苯进人体内后,主要分布在含类脂质较多的组织和器官中。一次大量吸入高浓度的苯,大脑、肾上腺与血液中的含量最高;少量长期吸入时,骨髓(最多)、脂肪和脑中含量较多。 迄今,苯的毒作用机制仍未完全阐明,可能表现为骨髓毒性和致白血病作用。目前认为: 1.干扰细胞因子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的调节作用。 2. 损伤DNA: 3. 癌基因的激活: 苯致急性髓性白血病可能与ras、c-fos、c-myc等癌基的激活有关。 四.毒性作用 (一)急性苯中毒 较少见,多因意外事故或通风不良的场所进行苯作业所致。 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出现粘膜刺激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随后出现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样状态,可伴有粘膜刺激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国半乳甘露聚糖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
- 2025年中国四氯化锆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 外研版(三起)五年级英语上册专项提升训练- 写作(含答案).doc VIP
- 阀门、法兰、弯头、封头等保温计算公式.xls VIP
- 中国溶剂油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 中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VIP
- 2025至2030中国MPV商务车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docx VIP
- 计算方法与实习第5版 孙志忠 习题解析 东南大学.pdf VIP
- 数字经济学 课件全套 第1--15章 数字经济学基础 --- 数字经济监管.pptx
- 2023年青少年百科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390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