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幽兰雅韵》讲解
曲 昆 发展昆曲的小点子 让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产成为一种产业,是保护的最有效途径。因为其最大的特征是可复制性、可传播性,它不像文物不能买卖。 对濒临灭绝的民间文化艺术进行搜集、整理、保存是当务之急。目前仍有许多民间文化遗产急需保护,特别是那些仅用文字难以充分表现的遗产更需尽快搜集、整理 我们建议政府牵头,由文化研究部门实施,率先把那些即将灭绝或最易遗失的文化艺术和老艺人的演技进行录象、录音 着重抢救、整理、研究民间原生态文化信息,建立中国非物质遗产档案库 最好在电视台开设民间文化艺术专栏,既可发掘保护艺术,又培养了观众。在大学设立文化遗产本科专业,专门学习研究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保护及民司艺 术品的开发等课题 下一页 上一页 全 接 触 与中国戏曲 典 雅 之 美 百 戏 之 祖 经 典 赏 析 小 百 科 * 幽 兰 雅 韵 百 戏 之 祖 昆曲典雅之美 经典昆曲赏析 昆曲与中国戏曲 昆曲小百科 昆曲全接触 展望昆曲未来 百 戏 之 祖 目录 昆曲艺术历史悠久,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中的 瑰宝。剧目丰富多彩,文辞华丽典雅,曲调 清俊婉转,舞姿细腻优美,武功技艺卓绝,表 演情真意切,富有诗的意蕴,画的风 采,融诗、乐、歌、舞、戏于一炉, 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 舞蹈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昆曲 对后来的京剧和众多的地方戏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被称之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集大成者。中国昆曲的艺术成就和它独特的文化价值已经超越了国界和民族,为全人类所认识和赞赏,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 百 祖 之 戏 下一页 上一页 典 雅 之 美 与中国戏曲 经 典 赏 析 展 望 未 来 全 接 触 小 百 科 在北宋末至南宋初期,以里巷歌谣、村坊小曲演唱的南戏在浙江温州一带出现,这种以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一般认为是中国戏曲最早的 成熟形式。 它是在民间歌曲、音乐的基础 上结合宋杂剧、唱赚等艺术 综合发展而成。 而北方的杂剧,流行於以京城大都为中心 的北方地区,唱北曲,故又称为北杂剧。此 为中国戏曲形成阶段。元代後期,南戏流经 昆山一带, 与当地语音和音乐相 结合,经 音乐家顾坚等人的歌唱和改进,善发南曲之奥,推 动了它的发展,到明代初年遂有昆山腔的名称。 昆曲的起源 昆山县境图 江西鼻鄱阳南宋洪子成墓南戏瓷俑 下一页 上一页 戏 祖 之 百 典 雅 之 美 与中国戏曲 经 典 赏 析 展 望 未 来 全 接 触 小 百 科 昆曲的繁盛 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太仓人魏良辅愤南曲之陋,不满於南戏(南曲)的俚俗粗鄙,与民间音乐家张野塘、谢林泉等人合作,取法海盐、弋阳腔的长处,借鉴杂剧北曲的艺术成就,从唱曲和伴奏两个方面进行改革,特别强调转喉押调、字正腔圆,努力唱出曲情理趣,建立了委婉细腻、流利悠远、号称水磨调的昆曲歌唱体系。其后在明隆庆年间,梁辰鱼编写的第一部昆曲传奇《浣纱记》搬上舞台,盛行于时,出现了争用昆曲新声撰写传奇的局面。昆山腔成为明代四大声腔之一。明万历年间,昆曲跃居诸腔之首,从吴中扩展到江浙,进而波及全国,被称为官腔。此后一直到清代康熙末年(1722年)的100年间,是昆曲蓬勃兴盛的时期 《宝剑记》、《鸣凤记》书影 明代江南农村演戏图(清顺治年间刻本《笠翁十种曲》) 下一页 上一页 戏 祖 之 百 典 雅 之 美 与中国戏曲 经 典 赏 析 展 望 未 来 全 接 触 小 百 科 昆曲的衰败 清乾隆后期,剧坛出现花部与雅部之争。雅部意指高雅、正统的戏剧,花部如秦腔、梆子腔、二黄等则带有低俗及杂乱的贬意,故此有乱弹之称。因为花部通俗易懂、泼辣生动故而得到迅速发展,但清廷为了维护昆曲的正统地位,遂禁止了花部诸声腔的演出。乾隆五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