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人教版必修二课件: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共91张幻灯片)
外因 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物质生活与习俗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内因 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的涌入;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推动; 吸收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改革开放等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 政治变革: 经济发展: 1840年后,“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改革开放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思想解放: 西学东渐: ▲影响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变化的重大事件有哪些呢? 兴办洋务、近代工业、教育等 向西方学习,发展工商业,为实现强国目标,要求改良社会风俗 推翻帝制,建立民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民主科学思想传播,思想解放 人民当家作主,生活改善 极左思想影响 经济发展迅速,与世界日益接轨,政治环境日渐宽松 改革开放: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新中国成立: 探究3:中国现代物质生活和习俗变化的原因? 1、在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基础上延续; 2、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根本原因); 3、政治局势的变化; 4、国家政策的影响(尤其是改革开放后) 5、科技进步 街边的新式算命摊青岛 “神婆”在为问事者掐算 陕西临潼 风景区里,道士边打手机边给游客“解签”。 2003四川绵阳 想一想: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落后的习俗? 塑料袋和一次性饭盒造成大片污染 黑龙江 发电厂前 内蒙古海拉尔 图方便的行人钻爬护栏横穿马路 广州 公共汽车上 辽宁沈阳 太昊陵内厕所太少,内急的香客在厕所外便溺 1996河南淮阳 小学生被动员到街头去维持交通秩序2001湖北武汉 街头广告涂满办假证件的联系电话2003北京 新闻报道:在当今的中国,每到圣诞节或情人节,不管是商家还是顾客都会全程投入,气氛愈演愈烈。与之相反的是传统的中国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节日的气氛却是越来越淡化……… 在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呢? 观点一:这是一种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发展,这时候旧的文化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西方文化的进入,给我们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中国逐渐改掉了一些传统陋习,与世界接轨。 观点二:这是一种文化侵略,西方文化的进入,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一步步沦丧,特别当我们过着西方的圣诞节时,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已经被韩国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西方文化的接受问题上,作为老师我觉得要注意正确的引导。其实一味的阻止或进行批判,会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如果从另外一个层面,让我们深刻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我想我们一定会爱上古老的中国文化,并找到与西方文化和谐的结合之路。 我的观点 我们不是没有我们的节日, 而是我们丧失了很多很多的记忆! 我们不是没有我们的文化, 而是我们丧失了太多太多的自信! 一个没有自己节日的民族, 是一个浅薄无知的民族! 一个放弃自己文化的民族, 是一个走向堕落的民族! 返回 我的观点 ▲中国政府推行哪些政策,促进了社会生活和习俗变化?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政策 安居工程、菜篮子工程 休息日调整 清政府: 临时政府: 新中国: 在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经济较繁荣地区,开办商埠,发展近代工商业 剪辫易服、废止缠足 统购统销、票证制 改变陋习的强制政策 婚姻法 提倡节俭、奉献 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 衣 食 住 社会 风尚 (1)原因:新中国的成立,人们当家作主,人民生活逐步改善 (2)表现 朴素;颜色款式单调( 列宁装、布拉吉、绿军装、灰蓝色) 简单;凭票证购物 拥挤;陈设简单 勤俭节约、无私奉献; 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3)特点:受意识形态支配, 政治色彩和计划经济色彩浓 1、改革开放前 衣 食 住 (1)原因: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目标,实行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 社会 风俗 2、改革开放后 五彩缤纷 、款式多样 、 彰显个性 解决温饱;注重膳食结构和营养配置 宽敞、舒适、环境优美 休闲娱乐多元化、形成社会新风尚。 (3)特点:多元化,与世界接轨,出现时尚中国 (2)表现 小结 时期 服饰 饮食 居室建筑 习俗风尚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 三中全会前 三中全会后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再完成上表: 长袍马褂、旗装 布衣 满汉美食 粗食 深宅大院 普通民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创新设计高考政治(全国通用I)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第4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时1.ppt
- 创新设计高考政治(全国通用I)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第4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时4.ppt
- 创新设计高考政治(全国通用I)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第4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时2.ppt
- 创新设计高考政治(全国通用I)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第4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长效热点讲座(四).ppt
- 创新设计高考政治(全国通用I)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1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课时1.ppt
- 创新设计高考政治(全国通用I)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第4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时3.ppt
- 创新设计高考政治(全国通用I)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1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课时3.ppt
- 创新设计高考政治(全国通用I)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1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课时2.ppt
- 创新设计高考政治(全国通用I)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1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长效热点讲座(五).ppt
- 创新设计高考政治(全国通用I)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2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课时3.ppt
- 吉林省长岭县第四中学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2节《3.2.2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2课时课件.ppt
- 吉林省长岭县第四中学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3.1.3金属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课件.ppt
- 吉林省长岭县第四中学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2节《3.2.1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1课时课件.ppt
- 吉林省长岭县第四中学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3.1.2金属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课件.ppt
- 吉林省长岭县第四中学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2节《3.2.3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3课时课件.ppt
- 吉林省长春二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 吉林省长春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 吉林省长岭县第四中学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1节《2.1.1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课时课件.ppt
- 吉林省长春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 吉林省长岭县第四中学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3节《3.3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