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省宜宾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2016届高三A.神权思想体系的崩溃 B.伦理政治的C.德主刑辅理念的 D.
【解析】根据材料“殷商贵族笃信‘天命’”“西周……才能得到‘天命’的眷顾”始终相信天命的存在和神权政治,故A项错误;西周宣扬“敬德保民”“明德慎刑”一定程度反映了古代中国民本思想,实行德政、慎用刑法的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提及“明德慎刑”不能说明德主刑辅的理念的成熟,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笃信‘天命’主宰一切,并永远庇佑其统治”,殷商贵族笃信“天命”,故D项错误。
【答案】B
25.《汉书·食货志》载,秦朝“收泰半之赋……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汉景帝“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这一变化说明了
A.秦朝赋税繁重造成社会生产力破坏
B.黄老治国思想基本上取代了法家治国理念
C.秦汉时期农耕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
D.赋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紧密相关
【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
【解析】材料表明秦朝征收重赋导致百姓生活困苦而非生产力破坏,故A项错误;汉景帝的做法体现汉朝初年黄老治国思想,不能表明取代法家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秦汉赋税与百姓生活状况,未提及经济发展水平,故C项错误;同理汉初轻徭薄赋、百姓生活富足,反映了赋税政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关系,故D项正确。
【答案】D
26.唐到北宋,养老院基本上由政府筹建。宋金对峙后期,金国汉人刘厢遣散家中奴婢,拿出全部财产建“孤老院”。此后,宗祠集资的民间养老院在宋金多地兴起。民间养老院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的淡泊B.儒学复兴的影响C.经济重心的移D.的结果
【解析】材料不能反映等级观念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宗祠集资的民间养老院……兴起”反映了以宗族为核心的家庭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反映了宋明理学的价值观,故B项正确;材料提及宋金两地民间养老院兴起,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必然联系,故C项错误;材料提及在政权对峙时宋金各地民间养老院兴起,显然与政府强制无关。
【答案】B
27.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提倡“格物致知”以通“天理”;王阳明强调“理”在心中,主张“致良知”以知“天理”。这一变化
A.颠覆了传统儒学的信条 B.有利于儒家信仰的强化
C.不利于理学精神的推广 D.否定了天理涵盖的内容
【考点】宋明理学;魏晋至隋唐“三教合一”潮流
【解析】朱王二人都信奉天理,即传统儒学伦理,故A项错误;王阳明强调格心获得天理,有利于强化儒学对个人思想的影响,故B项正确;朱王从不同角度阐释天理,有利于理学的推广,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朱陆二人对获得天理的路径有分歧,而非对天理的内容有分歧,故D项错误。
【答案】B
28.鸦片战争后出国的华工,绝大多数是闽、粤两省沿海各区的农民。如广东南路各县,一般雇农或佃农,以田租太贵无法承佃,以工值太廉且无工可做,相率卖身当猪仔到南洋去当苦工者,每年约以千万计。据此可知
A.闽、粤农民预见到国内商业发展暗淡B.商业的发展吸引更多农民下南洋经商C.工业革命使南洋劳动力数量极度缺乏 D闽粤两地区经济结构出现了新变化
【解析】材料未提及国内商业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相率卖身当猪仔到南洋去当苦工”可知华工下南洋当苦工而非经商,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此时并未在南洋地区开展,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大批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是晚清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结果,故D项正确。
【答案】D
29.晚清驻英公使郭嵩焘指出:“西洋立国二千年,政教修明,俱有本末,与辽、金崛起一时,倏盛倏衰,情形绝异”。这反映了郭嵩焘
A.突破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束缚 B放弃了“中体西用”的思想C.对传统夷夏观念的理性批判 D力图处理东西方的矛盾冲突
【解析】材料不能表明郭突破封建专制的束缚,故A项错误;材料赞扬西方先进制度,未提及维护封建专制和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故B项错误;中国传统对外观念为天朝上国、夷夏观念,材料赞扬西方先进制度表明郭客观看待西方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东西方之间存在矛盾,故D项错误。
【答案】C
30.武昌起义后,很多地区的农村士绅大部分持三种态度:一种是顽固守旧,拼命抗拒,愚忠清廷,一种是走走看,认为“民心噪逆,朝野纷争,上下未有所定,此时欲顺不可,欲拒弗能”, 一种是顺水推舟,积极响应,在革命的口号中借以自保,并扩大权势。士绅的态度说明
A.革命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B.传统士绅对革命的冷漠C.士绅对清政府的同情理解?? D.革命思想并未深得人心?
【解析】材料表明只有部分士绅抵制革命,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顺水推舟……并扩大权势”可知部分士绅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高中数学衔接预习教材(共15讲):第12节分式不等式和特殊的高次不等式的解法.doc
- 创新设计高考政治(全国通用I)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第4单元 当代国际社会课时1.ppt
- 初高中数学衔接预习教材(共15讲):第13讲集合及其运算.doc
- 初高中数学衔接预习教材(共15讲):第14讲函数及其表示.doc
- 初高中数学衔接预习教材(共15讲):第2讲因式分解.doc
- 初高中数学衔接预习教材(共15讲):第6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doc
- 初高中数学衔接预习教材(共15讲):第5节绝对值和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doc
- 初高中数学衔接预习教材(共15讲):第15讲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doc
- 初高中数学衔接预习教材(共15讲):第9节分式方程与无理方程的解法.doc
- 初高中数学衔接预习教材(共15讲):第8讲二元一次、三元一次、二元二次方程组及其解法.doc
- 四川省南充高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 四川省宜宾市高考数学适应性试卷(文科)(一)Word版含解析.doc
- 四川省巴中市四县联考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 四川省巴蜀黄金大联考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卷(理科)Word版含解析.doc
- 四川省巴中普通高中高三上学期零诊数学试卷(文科)Word版含解析.doc
-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城郊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 四川省广元市高考数学三模试卷(文科)Word版含解析.doc
- 四川省广元市高考物理二模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 四川省广安二中高一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 四川省广元市高考生物二诊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