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古代印度精篇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4古代印度精篇课件

第四章 古代印度 哈拉帕文化 吠咜时代 列国时代 孔雀帝国 一、古代印度的自然环境和居民 名称:身毒、天竺、《大唐西域记》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一、古代印度的自然环境和居民 名称:身毒、天竺、《大唐西域记》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北部:印度河、恒河平原 一、古代印度的自然环境和居民 名称:身毒、天竺、《大唐西域记》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北部:印度河、恒河平原 南部:德干高原 一、古代印度的自然环境和居民 名称:身毒、天竺、《大唐西域记》 地理环境 史前时代 腊玛古猿 旧石器时代:梭安文化、马德拉斯文化 新石器文化 一、古代印度的自然环境和居民 名称:身毒、天竺、《大唐西域记》 地理环境 史前时代 人种民族 历史概况 古代印度年表(-公元4世纪) 一、古代印度的自然环境和居民 名称:身毒、天竺、《大唐西域记》 地理环境 史前时代 人种民族 历史概况 参考书目 《摩诃婆罗多》,黄宝生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1版。 乔纳森·马克·基诺耶:《走近古印度城》,张春旭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版。 高善必:《印度古代文化与文明史纲》,王树英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版。 刘欣如:《印度古代社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版。 二、印度河文明 概况 遗址:摩亨佐达罗、哈拉巴 范围:印度河流域、1100公里、1550公里 年代:公元前2500-1750年 二、印度河文明 概况 城市 卫城 二、印度河文明 概况 城市 卫城 下城 二、印度河文明 概况 城市 社会生产 生产工具 农业 畜牧业 手工业 对外联系 二、印度河文明 概况 城市 社会生产 文字 二、印度河文明 概况 城市 社会生产 文字 印度河文明的衰落 哈拉帕文化衰落考古证据 外族入侵 自然灾害 三、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公元前13-6世纪 社会性质:军事民主制时代 三、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的社会状况 入侵战争 生产方式 部落和军事民主制 部落战争 《梨俱吠陀》十王之战 《摩诃婆罗多》 三、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的社会状况 入侵战争 生产方式 部落和军事民主制 部落战争 种姓制度的出现 达萨 瓦尔那: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普鲁沙赞歌 瓦尔那与国家的形成 三、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的社会状况 《吠陀》和吠陀诗歌 吠陀 三、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的社会状况 《吠陀》和吠陀诗歌 吠陀 吠陀诗歌 因陀罗赞歌 三、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的社会状况 《吠陀》和吠陀诗歌 吠陀 吠陀诗歌 因陀罗赞歌 苏摩酒神赞歌 乌莎斯赞歌 田主神赞歌 赌博者之歌 三、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的社会状况 《吠陀》和吠陀诗歌 婆罗门教和《奥义书》 思想和教义 梵/梵天 三、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的社会状况 《吠陀》和吠陀诗歌 婆罗门教和《奥义书》 思想和教义 梵/梵天 羯磨(Karma) 达磨(dharma) 三、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的社会状况 《吠陀》和吠陀诗歌 婆罗门教和《奥义书》 思想和教义 波罗门教经典:《吠陀》《奥义书》 四、列国时代 十六国和摩竭陀的称霸 城市的兴起和农村的变化 沙门新思潮 邪命派 顺世派 耆那教 三、列国时代 十六国和摩竭陀的称霸 城市的兴起和农村的变化 沙门新思潮 佛教的产生 释迦牟尼 三、列国时代 十六国和摩竭陀的称霸 城市的兴起和农村的变化 沙门新思潮 佛教的产生 释迦牟尼 佛教产生的社会基础 佛教产生的社会背景 伴随着古代印度列国时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巨大变化而产生 官职贵族为代表的刹帝利等级和以大商人为代表的上层吠舍等级,是佛教产生的主要社会基础 中下层等级支持 三、列国时代 十六国和摩竭陀的称霸 城市的兴起和农村的变化 沙门新思潮 佛教的产生 释迦牟尼 佛教产生的社会基础 佛教的教理:四谛说 “四谛”:苦、集、灭、道 苦谛:人生的诸种痛苦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盛(色、受、想、行、识) 集谛:人生诸苦的原因 灭谛:涅槃 道谛:修道的方法 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三、列国时代 十六国和摩竭陀的称霸 城市的兴起和农村的变化 沙门新思潮 佛教的产生 释迦牟尼 佛教产生的社会基础 佛教的教理:四谛说 四、孔雀帝国及其衰亡后的印度 孔雀帝国的建立 公元前518年,波斯帝国侵人印度 公元前327年-317年,亚历山大帝国统治 旃陀罗笈多(月护王)统一 四、孔雀帝国及其衰亡后的印度 孔雀帝国的建立 城市经济和土地制度 城市——华氏城;对外贸易——远达中国 国家和国王土地所有制 公社土地所有制 私人土地所有制 四、孔雀帝国及其衰亡后的印度 孔雀帝国的建立 城市经济和土地制度 奴隶制度 列国时代,家庭奴隶制盛行 帝国时代,奴隶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