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文献综述模板
单层膜巨磁阻抗效应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学生姓名:徐晓锦 指导教师:陈卫平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巨磁阻抗效应及其理论研究概况,阐述单层膜横向各向异性、驱动电流频率和外加直流磁场方向对巨磁阻抗效应的影响,并介绍其研究发展趋势。
关键词:巨磁阻抗效应;单层膜;趋肤效应
1. 课题背景
自从1992 年,由日本名古屋大学的Mohri 等人[1]在FeCoSiB 非晶丝中首次发现巨磁阻抗效应以来,巨磁阻抗效应材料受到材料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材料的阻抗随外加直流磁场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称为巨磁阻抗效应(Gaint magneto -impedance effect),简称GMI效应[1]。 该效应具有高灵敏度、低饱和场、响应快、无磁滞、稳定性好的优点, 在磁记录和磁传感器[1-4]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成为现代磁电子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2]。………………………………
………………………………
2. 研究现状
从理论上讲,薄膜的巨磁阻抗效应可以利用经典电动力学和铁磁学进行解释。GMI效应是一种经典电磁效应。在高频下,外加直流磁场通过改变材料的有效磁导率来改变高频电流的趋肤深度,从而间接改变材料的阻抗。………………………
………………………………
………………………………
2.1 感生各向异性对单层膜GMI 效应的影响
………………………………
………………………………
图1 (Fe88Zr7B5)1-xCux (X=0,3,4)样品纵向磁阻抗比随磁场的变化关系。
3. 总结与展望
自1992年K.Mohri等人在FeCoSiB 非晶丝中发现巨磁阻抗效应至今仅十几年时间,所以目前对它的研究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GMI 效应的研究从Co基和Fe基非晶及纳米晶软磁合金细丝、薄带和薄膜,扩大到复合丝、三明治带和多层膜材料。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电子领域中的器件向微型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因为薄膜的制备与集成电路工艺具有兼容性,所以具有巨磁阻抗效应的软磁薄膜在集成电路和传感器等技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单层膜的研究更是因为在工艺和测试上存在巨大的困难而进展缓慢。这导致科学工作者对它的研究仍将继续深入下去。目前对于单层膜巨磁阻抗效应的物理本质仍不十分清楚,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能清晰和有效描述磁导率与外磁场之间关系的物理模型,而这一工作无疑具有很大的难度和挑战性。
………………………参考文献
[1] R. S. Beach, A. E. Berkowitz. Sensitive field and frequency-dependent impedent spectra of amorphous FeCoSiB wire and ribbon [J]. J. Appl. Phys., 1994, (76), 6209-6211.
[2] 陈卫平, 萧淑琴, 王文静, 刘宜华. 沉积态(Fe88Zr7B5)0.97Cu0.03软磁合金薄膜的磁性和巨磁阻抗效应[J]. 金属学报, 2004, (12), 1295-1296.
………………………………
说明:1、与论文中的参考文献格式保持一致;
2、所列参考文献要与任务书所列的参考文献有连贯性。
1?专著著录格式(宋体/Times New Roman,五号)
[序号] 著者. 书名[M]. 版本(第一版不写). 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
例:
[1] 孙家广, 杨长青. 计算机图形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5. 26~28
[2] Sun?Jiaguang,?Yang?Changqing.?Computer?graphics[M].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1995. 26~28(in?Chinese)
例:
[3] Skolink?M?I.?Radar?handbook[M].?New?York:?McGraw-Hill,?1990
2?期刊著录格式
[序号] 作者. 题名[J]. 刊名, 出版年份, 卷号(期号): 起止页码
例:
[4] 李旭东, 宗光华, 毕树生, 等. 生物工程微操作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2, 28(3): 249~252
[5] Li Xudong, Zong Guanghua, Bi Shusheng, et al. Research on global vision system for bioengineering-oriented micromanipulation robot system[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