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快速原形制造技术解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快速原形制造技术解析

5 快速原形制造技术 5.1 概述 5.1.1 引言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重要基础产业,为人了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全球制造业几乎每隔10年就经历一场制造战略的变迁。制造业的发展战略从60年代“如何做得更多”(强调产品的生产规模)、70年代“如何做得更便宜”(强调产品的生产成本)、80年代“如何做得更好”(强调产品的质量)发展到90年代的“如何做得更快”(强调市场响应速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及和CAD/CAM技术的广泛应用,制造领域产品的开发周期,生产周期以及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同时,全球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表现为消费者需求日益主体化、个性化和多样化;另一方面则是产品制造商们都着眼于全球市场的激烈竞争。面对市场,不但要迅速地设计出符合人们消费需求的产品,而且还必须快速地生产制造出来,抢占市场。因此,面对一个迅速变化且无法预料的买方市场,以往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模式对市场的响应就显得越来越迟缓与被动。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走向。为此,近年来工业化国家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开发先进的制造技术以提高制造工业的发展水平。计算机、微电子、信息、自动化、新材料和现代化企业管理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产生了一批新的制造技术和制造模式。制造工程与科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快速原形(也称快速成形)技术(Rapid Prototyping,RP)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逐步形成并得以发展的。该技术借助计算机、激光、精密传动和数控等现代手段,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集成于一体,根据在计算机上构造的三维模型,以逐层累积的建造方式在很短时间内直接制造产品样品,无需传统的机械加工机床和模具。该项技术创立了产品开发的新模式,使设计师以前所未有的直观方式体会设计的感觉,感性而迅速地验证和检查所设计的产品结构和外形,从而使设计工作进入了一种全新的境界,改善了设计过程中的人机交流,缩短了产品开发的周期,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降低了企业投资新产品的风险,加强了企业引导消费的力度。 快速原形技术制作的模型或样品可用于新产品的评价和装配检验以及性能评估等,也可用于制造硅橡胶模具的母模和熔模铸造模具的消失型等,从而批量地生产塑料件及金属零件。用这种方法制造样品较传统方法的显著优点是,制造周期大大缩短。由几周、几个月缩短为若干个小时,成本大大降低。 而以RP原形作母模来翻制模具的快速模具制造技术(Rapid Tooling,RT),进一步发挥了快速原形制造技术的优越性,可在短期内迅速推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一定批量的产品,大幅度降低了新产品开发研制的成本和投资风险,缩短了新产品研制和投放市场的周期,在小批量、多品种、改型快的现代制造模式下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 5.1.2快速原形技术发展历史 早在1892年,J.E. Blanther在他的专利中曾建议用层叠的方法来制作地图模型。该方法提出将地图的轮廓线压印在一系列的蜡片上,并沿轮廓线切割蜡片,然后堆叠系列蜡片产生三维地貌图。1940年,Perera提出相似的方法,即沿轮廓线切割硬纸板,然后堆叠这些纸板,形成三维地貌图。1964年,Zang进一步细化了该方法,建议用透明的纸板,且每一块均带有详细的地貌形态标记。1972年,Matsubara提出在上述方法中使用光固化材料,光敏聚合树脂涂到耐火颗粒上,这些耐火颗粒然后被填充到叠层,加热形成与叠层对应的板层,光线有选择地投射或扫描到这个板层,将规定的部分硬化,没有照射或硬化的部分被某种溶剂溶化,用这种方法形成的薄板层随后不断地堆积在一起形成模型。1976年P.L. DiMatteo明确提出这种堆积技术能够用来制造普通机械加工设备难以加工的曲面,如螺旋桨、三维凸轮等。在具体实践中,通过铣床加工成形沿高度标识的金属层片,然后通过黏结成叠层状,采用螺栓或带锥度的销钉进行连接加固,制作了型腔模如图5-1所示 图5-1 由DiMatteo制作的型腔模层叠层模型 第一台商业化的快速原形机出现于1987年11月在美国底特律举办的制造自动化展览会上,由美国3D System 公司推出。我国第一台快速成形机于1993年诞生在清华大学。快速原形技术的出现虽然仅有十几年的时间,但却得到了工业界的迅速重视与应用。美国在RP系统(设备)研制、生产、销售方面占全球主导地位,生产RP设备系统的公司主要有3D System,Sanders,Helisys等,欧洲和日本等国家也不甘落后,纷纷进行RP技术、设备研制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国内从事该项研究的单位主要有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浙江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科院、陕西恒通智能机器有限公司、北京隆源公司、上海联泰公司等。 快速成形技术已发展了近20年,RP概念正在逐

文档评论(0)

此项为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