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病学-绪论要点
温病学 第一章 绪论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断和防治的一门临床学科。 其辨证体系又是临床各科的基础之一,故现将其和伤寒、金匮同归于中医临床基础学科。 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 一、? 温病学的涵义 研究对象:温病 研究内容:发生发展规律、 预防、诊治 外延: 一门临床学科 1、人类的健康需要 2、温病学发展和提高的需要 3、其他临床课的需要 三、温病学发展简史 大致可分如下几个时期: 战国—晋唐时期(萌芽阶段) 宋—金元时期(成长阶段) 明清时期(形成阶段) 近现代发展时期(成熟和快速发展期) (一)战国—唐代:隶属伤寒期 1、特点: 无温病学专著出现; 已有关于温病病名、因证脉治的记载,但论述简单,理论朴素,在概念上未与伤寒作严格区别,仍隶属于伤寒。 (1)已有温病病名的记载,将温病隶属于伤寒中。 (2)在病因方面提出了多种致病因素。 (3)临床表现上,突出温热性质: (4)治疗上: (5)预防上: 《素问?六元纪大论》有“民疠温病”的记述——首次对温病病名的记载。 《素问?热论》说:“今乎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将温病隶属于伤寒。 《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病因方面,多源病因说。 寒邪; 时行之气; 疠气(厉气、戾气)。 伏寒化温说 《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季感受寒邪是来春发生温病的外因 《素问?金匮真言论》:“藏于精者,春不病温”——阴精不足是导致温病的内因 伏寒化热,过时而发——“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素问?热论》 晋代?王叔和,提出寒邪“中而即病为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上述系列论说,为后世伏邪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时行之气——王叔和在《伤寒例》中指出,非其时而有其气(如冬应寒而反暖),是导致温病发生和流行的因素。 疠气——《肘后方》:岁中有疠气,兼夹鬼毒相注,名曰温病。 《诸病源候论》: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 《内经》、《伤寒论》中有较详细的关于温病脉证的记载。 《灵枢?论疾诊尺》: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 《伤寒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指出了温病初起热象便盛的证候特点。 治疗上: A、提出了治疗原则:《素问·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灵枢·热病》:“以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其不足者。” B、逐渐从针刺治疗为主过渡到方药治疗上来: 《灵枢》记载有热病主穴五十九腧。 《伤寒论》:方 《肘后方》:黑膏方,治温毒发斑,大疫难疗。 预防上: 重视正气的御邪作用,从避其毒气,逐步发展到用方药预防。 《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避其毒气” 《肘后方》记载:屠苏酒预防温病之交相染易。 (二)宋代——金元: (变革发展期) 1.特点: 对温病认识逐渐深化,在理、法、方、药上都有重大发展,使温病逐渐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 ①宋代:重视《伤寒论》,因此一些医家既推崇仲景之旨,多用《伤寒论》方治疗温病,又能变通其法,反对墨守经方,一成不变。 如韩祗和批评那些因仲景方中无加减,“竟不能更张毫厘”的习俗,甚至主张“别立方药而不从仲景方”。 庞安时以桂枝汤为例,因时、因地、因人加减,为活用经方作出了示范。“如桂枝汤自西北二方居人,四时行之,无不应验,自江淮间地偏暖处,唯冬及春可行之,自春末及夏至以前,桂枝、麻黄、青龙内宜黄芩也。自夏至以后,桂枝内又须随证增知母、大青叶、石膏、升麻辈取汗也。” 刘河间(刘完素,字守真,号通玄处士 ) 创新论:六气皆从火化; 六经传受,俱是热证,非有阴寒之证 立新法:寒凉清热为主的表里双解法 订新方:表里双解方,双解散、防风通圣散 元末:王安道——从概念、病机、治疗上将温病与伤寒明确区分开来。 《医经溯洄集》(1368) 概念:“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病机:伤寒发于天令寒冷之时,而寒邪在表,闭其腠理,故非辛温之剂不足以散之;温病、热病是后发于天令暄热之时的伏气温病,无寒邪在表,故非辛凉或苦寒之剂不足以解之。 治疗:法当清里热为主,而解表兼之,亦有治里而表自解者。 韩祗和 推阐仲景旨意 【宋】─ 庞安时 变革伤寒治法 朱肱 反对墨守经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体例格式12: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3教学单元2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体例格式12: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3教学单元1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体例格式12: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3教学单元3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体例格式12: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3教学单元7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体例格式12: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4教学单元1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体例格式12: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4教学单元2教学单元活动方案1.docx VIP
- 京瓷哲学手册.pdf VIP
- 体例格式12: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4教学单元3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 体例格式12: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4教学单元5教学单元实施计划.docx VIP
- 体例格式12:工学一体化课程《小型网络安装与调试》任务4教学单元6教学单元活动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