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籍帐文释词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敦煌籍帐文释词①

敦煌籍帐文书释词① 文档来自网络,是本人收藏整理的,如有遗漏,差错,还请大家指正! 敦煌籍帳文書釋詞① 張小豔   敦煌文獻中保留了大量的籍帳文書,名目繁多 統而言之,大致有宴設帳、食物帳、什物曆、施物疏、諸色入曆、破用曆以及各類入破曆的會計文書,②內容非常豐富,幾乎涉及了當時府衙官员、寺院僧尼、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更爲可貴的是,文書所記多是一筆筆的流水帳,其中用語簡潔明了,直白如話,没有任何藻飾,反映了唐五代時期民間語詞使用的真實面貌 然而,這些曾經通俗易懂、一目了然的文書,在藏經洞塵封千年以後,讀來却頗感生疏和隔膜 加之,抄寫這些籍帳的又都是當時寺院的僧眾,文化水平都不高,文字書寫上往往訛俗滿目 時代的懸隔、文字的俗訛,使得原本通俗明白的籍帳文書,而今變得越來越難以釋讀了 因此翻閲今人的校録整理本,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誤録或失校的地方 有鑒於此,筆者不揣譾陋,選取籍帳文書中一些不易理解的詞語加以闡釋 文中所釋語詞皆以音序排列 不是之處,敬請方家指正 【阿袋】 ①三月九日,於前寺主海住手上領得阿袋壹口,典麥壹碩肆斗 (P.4021bis《庚子年某寺寺主善住領物曆》)   按:阿爲名詞詞頭,阿袋即口袋、袋子,故例中以量詞口稱之 敦煌文獻中以阿加詞根構成的名物詞頗多,如阿朵、阿卓 S.2009《沙州官衙什物點檢曆》:鈿鍮石阿朵一柄,竹柄大阿朵一柄,小阿朵三柄;......胡桃根阿卓一个,在流住 其中阿亦爲詞頭,卓、朵爲同一語詞的不同語音記録形式 卓有特立、突出的意思,朵亦有鼓起、突出之義,民間語詞中帶有圓鼓、突露特點的事物大抵都以朵稱之,如耳朵、花朵、雲朵等 故例中阿朵、阿卓都指一種兵器,即骨朵,其特點是有一大蒜或蒺藜形的頭綴於長棒的頂端,唐宋人以之爲刑杖或儀仗,俗稱金瓜 ③類似的構詞還有阿果,S.3553V《咨和尚啟》:今月十三日於牧駝人手上赴(付)將(絳)丹貳斤半,馬牙珠兩阿果,金青壹阿果 咨和尚:其窟乃繁好畫著,所要色擇(澤)多少,在此覓者 其色擇(澤)阿果在麪褐袋內 句中阿果即阿裹,謂包裹、包袱,阿也用爲詞頭 此例言本月十三日曾經牧駝人的手付給和尚兩斤半絳丹、兩包馬牙珠、一包金青,這些畫窟所需的顏料包都放在一個以往裝麪粉的褐製口袋裏 由此不難推論:既然包裹可以叫阿果(裹),那麽口袋稱阿袋也是很自然、合理的了   【??匠】   ①麪柒斗伍勝,油三勝,卧酒;粟柒斗,二月六日造局席,屈木匠、??匠及眾僧等用 (P.2032V《淨土寺食物等品入破曆》)   按:句中??匠與木匠並舉,顯然也指某種匠人,然而究竟是造作什麽的匠人呢?竊以爲可能是專門製作事物把柄的工匠 把柄,指器物上便於手拿的部分,常單稱把,如刀把、劍把、弓把等 而把此義,唐代文獻中常借霸來表示 P.2011《刊謬補缺切韻·祃韻》:(霸),博駕反,把 ①此以本字把釋借字霸 具體的文獻用例如P.2809《酒泉子》:三尺青蛇,斬(嶄)新注乾(鑄就)鋒刃剻(剛),沙魚果(裹)??用銀裝 例中??,乃霸的俗寫,②此用作把的借音字,意謂新近鑄就的青蛇劍,其劍把是用鯊魚皮裝裹而成的 正因爲把的柄義,文獻中常借霸來表示,而柄往往又是木製的,因而爲凸顯其義,人们又在霸的基礎上增加木旁,重新造一欛字來表示把的名詞義柄 《可洪音義》卷一七《根本薩婆多部律攝》第十四卷音義:?紦:卜嫁反,刀柄也,正作弝、把、?? 《廣韻·祃韻》:欛,刀柄名 霸,把也,此即欛表刀柄義的由來 幸虧敦煌文獻中如實地記録并保存了霸借爲把的語言事實,人們才得以窺其本真:欛原來是在借字的基礎上增加義符而構成的繁化俗字 ③《正字通·木部》杷下云:又祃韻,音霸,柄也 俗作欛,見宋人語録,通作把 張自烈的解釋,不僅點明了杷與霸的語音聯繫,而且還溝通了杷、欛、把三者間的俗、通關係,正可謂得其實矣 明此,則不難理解敦煌籍帳文書中??匠一詞的語義内涵了 ??匠,即把(欛)匠,指專門製作器物把柄的工匠 【比料帖下】     ①八日,迎伊州使酒貳斗;......九日,比料帖下,供伊州使酒貳斗 (P.2629《歸義軍酒破曆》)     ②于闐使,比料帖下,麪肆斗 (P.2641《丁未年六月都頭知宴設司使呈設宴帳目》)   ③看甘州使,付設司柴壹束;甘州使,比料帖下,柴三束 (S.3728《乙卯年押衙知柴場司安祐成牒五通并判》)   按:例中比料帖下皆用於歸義軍使府衙門接待外來使客的開支帳目中,似已習用成套,其內部結構及意義都很令人費解 檢尋與之内容相似的籍帳文書,或作比得官料 如P.2049V《淨土寺直歲願達牒》:油壹抄,比得官料,两日供漢大德用 又同卷:麪壹斗肆勝,比得官料,两日供漢大德用 例謂依據所得官家(賜予的)食料,两日間接待漢大德花費了壹抄油和壹斗肆勝麪 又如P.3234V《癸卯年正月一日已後直

文档评论(0)

80092355k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