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句式使用解读
文言文常见的句式 判 断 句 被 动 句 倒 装 句 省 略 句 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 (定)主─[状]谓─ (定)宾 一、倒装句 所谓倒装,是比照现代汉语习惯说的,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不符合的,我们称之为倒装。 倒装类型: 1、主谓倒装 2、宾语前置 3、定语后置 4、状语后置 (一)主 谓 倒 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 在古代汉语里,宾语的位置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是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二)宾语前置 1、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 ①微斯人也,吾谁与归? ②大王来何操? ③沛公安在? 2、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 ①未之有也。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等词,将宾语前置。 “之”和“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如:①何陋之有?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③马首是瞻、惟利是图。 4、陈述句中,介词“以”的宾语有时会直接提前,形成宾语前置。 如: ①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 ②一言以蔽之。(以一言) ③夜以继日 5、方位名词及代词“自”、“相”、“见”作宾语,常常前置。 如:①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②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③府吏见丁宁 ④久久莫相忘 (三)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 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 1、“中心语+定语+者”的形式 如:①求人可使报秦者。 ②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2、“中心语+之+定语”的形式 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中心语+之+定语+者”的形式 如: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担。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4、数(量)词作定语,常后置。 如:①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 欲与亚父:《鸿门宴》 ②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③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④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万。 (四)状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因此,出现状语后置的现象。 1 、动词十以十宾语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 ③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 ④申之以孝悌之义 (《齐桓晋文之事》) 正常语序:以+宾语+动词 2 、动词(形)十于十宾语 ①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②生乎吾前 。《师说》 ③故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长于臣。《鸿门宴》 ⑤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 正常语序:于+宾语+动词(形) 3、“如……、 若……”这类修饰形容词或动词的状语,常常放在形容词或动词的后边。 如:①火烈风猛,船往如箭。 ②小虫伏不动,呆若木鸡。 正常语序:如(若)+宾语+动词(形) 二、判断句 1、用“者”、“也”为标志表示判断。 2、用“为”、 “是” “乃”、“则”、 “即”、 “皆”、 “非”等表示判断。 三、被动句 1、表被动的常见标志: “见” 、“……于……” 、 “见……于……” “为” 、“为……所……”(为所) 、 “被” 2、无被动标志,意念上表被动 四、省略句 文言文中成分省略的现象非常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2、省略谓语; 3、省略宾语; 4、省略介词(主要是“于”“以”) 谢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