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常见固定结构15例解读.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中常见固定结构15例解读

2\楚人有涉江者。(《吕氏春秋·察今》) ——楚国人有个乘船过江的。 3\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史记·魏公子列传》) ——有敢替魏王的使臣来通报的,处死。 4\门下有毛遂者。(《史记·平原君列传》) ——门客中有个叫毛遂的人。 十、“孰”、“……孰与……” “孰”字,作疑问代词为常见的现象,它可以就人就事提出疑问。指代人时,可译作“谁”,指代事物时,用“哪”或“哪个”对译。如: 1\孰知道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谁知道赋税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知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 3\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这样的事可以忍受的话,哪样事不可以忍受呢? 另一种用法是,“孰”字之前如有先行词,即表示人或事物的词语,而这个先行词是表示“孰”字所代的范围的,这时,“孰”字就有从中“选择其一”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一个”或“哪一件”。如: 4\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徐公哪一个美? 5\哀公曰:“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哀公问:“学生们哪一个算是好学呢?” 例4中的“孰美”和例5中的“孰为好学”都含有二者或多者比较的意思,这种“比较”的意思,古人用另一种形式“孰与”两词连用,就不是表示抉择,而在于表示比较,并成为固定格式。如: 6\沛公曰:“孰与君少长?”——刘邦说:“(他)比起您来年纪谁小谁大?” 7\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谁漂亮?” 8\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蔺相如坚决制止他们,说:“各位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厉害些呢?” 9\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荀子·天论》)——观望等待时机,哪里比得上顺应并利用它呢? 十一、“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 表示在反问中有比较而抉择(肯定)其中之一的两种凝固结构,可用现代汉语“与其……不如……”或“与其……怎么赶得上……”?对译。如: 1\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与其有人称赞在事前,不如没有人批评在事后。与其得到快活在身体上,哪如没有忧愁事在心里? 2\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童区寄传》)——与其杀死这个孩子,哪如卖掉他?与其卖掉而分得利益,怎么赶得上我独得利益呢? 3\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论语·微子》)——且说你与其跟着躲避坏人的人,哪如跟着躲避恶世的人呢? 有时,“与其……孰若……”格式中,“与其”不出现,单用“孰若”关联。如: 4\……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童区寄传》)——……做两个人的僮仆,哪如做一个人的僮仆呢? 5\……从天而颂之,孰若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顺从天而歌颂天,怎么如掌握天行的规律而利用它呢? 十二、“与其……宁……”和“宁……无(不)……” 是表示抉择的两种格式,其抉择是在比较中肯定其中之一的。“与其……宁……”是肯定后者,“宁”是语气副词;“宁……无(不)……”是肯定前者,舍其后者。这两种格式可用现代汉语“与其……宁可……”和“宁可……不……”对译。如: 1\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礼仪,与其奢华过分,宁可(倒不如)俭朴;丧事,与其治理的完备,宁可(倒不如)哀戚。 2\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新注四书白话解说》)——与其有聚敛民财的臣,宁可(还不如)有偷盗的臣。 3\与其害于民,宁我独死。(《左传·定公十三年》)——与其对民有害,宁可我一个人死去。 4\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羽本纪》)——汉王笑着推辞说:“我宁可斗智慧,也不能较量力气。” 5\孙叔曰:“进之!宁我薄(通‘迫’),无人薄我。”(《左传·宣公十二年》)——孙叔说:“进军!宁可使我们的军队逼近敌人,不让敌军逼近我们。” 有时,在“与其……宁……”格式中的“宁”字后加“其”字,构成“与其……宁其……”的形式,意义不变。如: 6\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勾践栖会稽》)——与其杀死这些人,不如得这个国家。 也有时在“宁”字前加否定副词“毋”,构成“与其……毋宁……”的形式,意义仍然不变。如: 7\与其饥死道路,为群兽食,毋宁毙于虞人,以俎豆于贵家

文档评论(0)

22ffbqq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