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二)
法国喜歌剧:1752年意大利喜歌剧到巴黎去演出,引起西方音乐史上著名的“喜歌剧之争”,反方坚持宫廷贵族的艺术趣味,一方热情赞颂意大利喜歌剧的改革。
交响曲:这种体裁的直接来源是意大利序曲“快——慢——快”独立为三个乐章成为交响曲。前古典时期与巴罗克时期一样,管弦乐队的乐器配置并不固定,到18世纪60~80年代海顿的乐队也不到30人,但突出的进展在于管乐已成乐队的必备乐器。由小、中、大和低音提琴组成的弦乐组,依旧是主要乐器声部,羽管键琴弹奏通奏低音的重要作用,已逐渐减弱直至取消。代表人物:意大利的萨马尔蒂尼,德国、奥地利的曼海姆乐派、柏林乐派和早期的维也纳的作曲家。
曼海姆乐派:斯塔米茨的特点:管弦乐队造成音色多变的声浪并给人以流动音响的快感,挖掘出管弦乐队丰富的控制力度的能力以及突强的运用,插入一个小步舞曲乐章,逐步完善乐队编制。北德乐派如CPE巴赫他们都为交响曲发展作出了贡献。
海顿交响曲创作:海顿的108部交响曲中,集大成的12首“伦敦”交响曲,将交响曲套曲定型为四个乐章结构,而且将各乐章的不同性质与常用曲式确定下来: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二乐章:行板、慢板或广板,最慢的部分,常用奏鸣曲式或用主题与变奏形式;(第三乐章也是比较常用的:小步舞曲或谐谑曲),四乐章:快板或急板,常用回旋曲式或奏鸣曲式或回旋奏鸣曲式。第一乐章开始都有一个“慢板的引子”与随后的快板主题互相对置,海顿奏鸣曲式的连接与展开部分规模增大,体现出奏鸣曲式的乐思发展原则,以小动机作为核心推动音乐向前发展。第二乐章速度缓慢,旋律朴素动人,富于歌唱性。第三乐章海顿的小步舞曲不在是宫廷式而是构思新颖,风格质朴甚至粗犷,渗透着民间音乐的印象。末乐章他使用偶数节拍来代替三拍舞曲,以内容含量更大的奏鸣曲式或回旋奏鸣曲式替代一般舞曲性的简单结构,如《军队交响曲》《伦敦交响曲》。弦乐四重奏各时期四重奏的风格与同期的交响曲发展轨迹近似,佳作更多在中晚期作品中,同样以4个乐章结构,有时用谐谑曲替代小步舞,奏鸣曲式得到进一部确定和充实音乐展开的手法更加突出,四重奏的各个声部作为彼此“交谈”的平等角色更为匀称协调如《云雀》《皇帝》。总的他的音乐里充溢着健康、质朴、幽默、轻松的情趣。音乐风格与奥地利维也纳城市和民间音乐紧密相连,清新明快的旋律、简明清晰的和声、合理匀称的结构、别出心裁的细节处理,以及从力度对比的出人意料到不规律的节奏等。
莫扎特:歌剧创作:歌剧是莫扎特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体裁。他一生创作20多部作品,《费加罗的婚姻》《唐璜》《女人心》。莫扎特的格局很好的表现了剧中人物的鲜明性格,他们彼此之间互相或交错的关系。重唱在莫扎特的歌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以重唱刻画了不同角色的性格,而且赋予重唱以表达戏剧冲突的的重任。《魔笛》以德奥歌唱剧形式为主干综合了意大利正歌剧、喜歌剧的因素,这部歌剧的多样风格里,既有优美而深情的歌唱,又始终贯穿着生动幽默的情趣和气氛。夜后的花腔、萨拉斯特罗的宣叙调、塔米娜动人的咏叹调、帕帕盖诺的排箫和歌声都是莫扎特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歌剧的基本情调和气氛在叙曲中得以体现。
器乐创作:协奏曲是主要创作体裁,尤其是钢琴协奏曲。莫扎特在自己的创作中完善了协奏曲的古典范式,三个乐章结构:快慢快的速度,一乐章奏鸣曲式“双呈示部”,有华彩乐段具有相当强的即兴性质以显示精湛技巧为主要目的。二乐章通常是抒情的歌调。第三乐章采用回旋曲式或回旋奏鸣曲式,速度更快,情绪更热烈。最后三部交响曲和海顿90年代“伦敦”交响曲相比,风格甚至更加超前。《第40交响曲》由于它情感的戏剧性而被称为“浪漫交响曲”;一乐章是奏鸣曲式,直接进入快板主题;二乐章仍是奏鸣曲式,总的气氛典雅优美平和;三乐章是三部曲式的小步舞曲,去除小步舞的贵族气。从这部代表性作品可以感受到莫扎特的器乐风格,旋律极富歌唱性,乐队对乐器音色的把握与新奇的变化令人赞叹,这和他的声乐风格不可分割,也与维也纳市民音乐及意大利音乐有着联系。他的音乐体现了古典主义时期最完美的风格,纯真音乐的理想;海顿一起,建立并完善多种音乐体裁形式,并将这些体裁形式所能承载的内容含量与精妙的表述结合到天衣无缝的程度。
贝多芬:
交响曲:九部交响曲分别属于不同的创作时期,集中体现出他的创作特征及风格衍变的脉络。有音乐家将其分类:英雄性、戏剧性(3、6、9交响曲);生活风俗性和抒情性(1、4、8);群众性、舞蹈性(7);综合性(2);融自然和哲理于一体(6)。按创作时期划分,第一、第二交响曲属于维也纳的早期创作。从《第二交响曲》开始采用的“谐谑曲”风格,《第三交响曲》是贝多芬个人风格完全成熟的标志,恢弘气势规模大。第一乐章主部主题是交响曲的核心,不仅逐渐生成乐章的各个部分,而且渗透在整部交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