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尊师重教的另一种诠释.doc
尊师重教的另一种诠释
摘要:《聊斋志异·爱奴》篇把书生与花妖狐魅的爱情故事和“尊师重教”这个主题结合起来,从而使“尊师重教”这个主题在另一个领域得到了诠释:雇主对塾师的尊敬不仅是经济上的,更是人格和情感上的。这与蒲松龄的经历有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爱奴;尊师重教;爱情故事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一
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在中国文言小说史上堪称独步。《聊斋志异》近五百篇故事中,《爱奴》虽不似《莲香》、《婴宁》等体制恢宏,但分量不轻,值得探究。
《爱奴》篇写河间塾师徐生在年终停止授课回家的途中,遇到施姓老叟为其外甥“延求明师”的诚恳邀请。徐生到雇主蒋夫人家后,受到热情周到的款待,一个名为爱奴的婢女侍奉其起居饮食。徐生对爱奴一见钟情,一夜与爱奴同寝忘记了时间直到天明,被公子撞上了,徐生羞愧难当,惭怍不安。公子回屋告诉其母蒋夫人,夫人急掩儿子欲诉之口,生怕给徐生带来难堪。然而,公子不努力读书,受到徐生的责备。蒋夫人颇不高兴,并且每晚必问公子白天的学习情况,干预徐生对其子的教育。徐生无法忍受,出于教师的人格尊严,请辞而去,并归还其贽金。随后始知蒋夫人为鬼主。过了一年,徐生经过此处,又遇到施叟,施叟热情招呼徐生,并殷切邀请徐生到家中做客。在施叟家,徐生再次见到蒋夫人,夫人真诚感谢,并将所怜爱的婢女爱奴赠给徐生,以慰籍徐生寂寞的设馆生活。徐生至馆独处一室,与爱奴共同生活。爱奴善解人意,体贴周到,又会巫术,可医治小病。徐生回家,途经墓地,爱奴就回墓所,徐生让其代向蒋夫人致谢。徐生探亲归来,爱奴又与其一同前往馆舍生活,终年往返,以此为常。徐生也曾邀请爱奴一起回家,但她坚决拒绝。随后徐生撤馆回家,对爱奴思念颇苦,于是掘墓准备载骨厚葬,以寄托爱恋。谁知爱奴颜色如故,忽自外入,笑语一如常人;但不食不息,不见生人。年终徐生醉酒,执残沥强灌之,爱奴立刻倒地,口中血水流溢,终日而尸已变。徐生哀悔无及,于是厚葬爱奴。
小说以“爱奴”作为篇名,实际写鬼主人师的故事,文章集中展现了塾师和雇主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双方虽有不愉快的经历,但整个雇佣关系是相互尊重的,尤其是蒋夫人对徐生的尊重是令人动容的。关于子女的教育,这是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存在的问题。人类社会世代相延地向前发展,每一代都有继往开来的责任和义务。重视后代,并自然发展到重视教育,这是千古不易的真理。其实,不但人类社会是这样,在“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聊斋”社会中亦如此。文中的鬼主蒋夫人为了给儿子延求明师,不惜重金;请到老师之后,对其极其仁厚体贴,支使雅洁大方的爱婢去敬侍徐生;夫人对其子教育的干预,排除溺爱孩子的私情外,也是重视教育的一种表现。当她得知婢女爱奴和徐生的私情,急掩儿子的欲诉之口,生怕给先生带来难堪。随后在先生离去之后,又赠爱奴来酬恩。蒋夫人对徐生的尊敬,可以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实际上蒋夫人是因重视教育,而对儿子的塾师在所不惜。因此蒲松龄在“异史氏曰”中极为动情地说:“夫人教子,无异人世;而所以待师者何厚也!不亦贤乎!”从徐生的角度来说,为“黄金一两为贽,暂留教之”,可以想见其生活并不富裕;但当雇主干预他的教育活动时,他返还贽金请求辞退,来捍卫自己的职业尊严。然而蒋夫人“使婢返金,启钥送之”,徐生发现其为鬼主时,他又“卖所赐金,封堆植树”,也可谓情深义重。正如但明伦所评:“掩泣返金,封堆植树,人师鬼主,各得其宜。”
二
中国的私塾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到底源于何时,教育界和史学界至今尚无定论。然其至唐宋以后已成盛事,却是事实。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由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加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社会财富总量增长,百姓安居乐业,衣食丰足,有了进一步对文化教育的需要。私塾教育在这一时期得到蓬勃发展。在私塾教育中,塾师自然处于最核心、最重要的地位。文学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明清以前,文学作品中很少有塾师形象出现。然自明代始,小说中开始出现塾师的身影,如《水浒传》中的吴用,“三言”中的吴洪、马德称,“二拍”中的贾秀才、韩子文、崔俊臣等。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代,像《歧路灯》中的娄潜斋、惠圣人、侯冠玉,《醒世姻缘传》中的程乐宇、汪为露,《儒林外史》中的周进,《红楼梦》中的贾代儒,《绿野仙踪》中的邹继苏等等。
在明清小说中,以塾师为主角的作品虽不多见,但关于塾师的生活还是有一定的描写。这些描写往往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塾师生活的清贫困窘。教师似乎历来即为清贫的代名词,受人尊敬的教师也常常被认为是“安贫乐道”的典范,无论是“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的孔子,还是视教育英才为人生三乐之一的孟子,抑或“与弟伊川先生讲学于家,化行乡党,家贫蔬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射频识别技术原理与应用实战》全套教学课件.pptx
- 羊的同期发情技术.pptx VIP
- T-CAGHP 035—2018地质灾害排水治理工程设计规范(试行).docx VIP
- 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名录.doc VIP
- 劳技课件教学课件.pptx VIP
- Unit 1 I love sports Part 1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VIP
- DBJ43_T393-2022:湖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消防质量控制技术标准.pdf VIP
- 2024年-2025年政工师(初级)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综合题型).pdf VIP
- T∕ZZB 0900-2018 液晶调光玻璃团体标准.pdf VIP
- 朗朗阅读周周练四年级上册(1).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