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要点

2、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humification process) 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有机残体分解中形成腐殖质分子的基本成分,如多元酚、含氮有机化合物; 第二阶段:在各种微生物群分泌的酚氧化酶作用下,把多元酚氧化成醌。 再合成物质(氨基酸) 生物有机体 糖、蛋白质被微生物利用 木质素、单宁物质被微生物利用 代谢物质(醌、氨基酸) 缩合(胡敏酸) 多元酚、醌 缩合(胡敏酸) (五)腐殖质的组成和性质 腐殖质本身不是一种单一的化合物,而是由多种化合物形成的聚缩物,其主体为腐殖酸及其盐,占腐殖质的85%~90%,称为腐殖物质。其余为微生物代谢所产生的较简单的化合物,因与腐殖酸紧密结合难以分离,故与腐殖酸合称为腐殖质。 根据腐殖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和颜色可分离出胡敏素、胡敏酸和富啡酸3种性质不同的腐殖质。 NaOH或NH4OH 稀溶液处理 不溶解的腐殖质 胡敏素 溶解的暗褐色溶液 HCl或 H2SO4处理 沉淀物质 胡敏酸 黄白色溶液 富啡酸 土壤 1、胡敏酸和富里酸的共同性质 胡敏酸和富里酸同属于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是两性胶体,具胶体特性。主要组成元素有:C、H、O、N,还有P、S等。 * * * * * * * * * 第二节 土壤生物与土壤有机质 2014年9月6日 一、土壤生物(soil organisms) 土壤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是土壤生命的本质所在。 土壤生物的类群、数量一般常随它们相适应的植物而发生变化,土壤的温度、湿度、通气状况和酸度等环境因子对它们的分布也有明显影响。 (一)土壤微生物(soil microorganisms)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最原始的活有机体。它们的作用是:分解有机质,合成腐殖质,转化土壤中难溶性的矿质养分及固氮。特点是个体小、数量大。通过自身的代谢活动转化土壤中各种物质的状态,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因素)其种类、数量、区系组成、生物量、活动强度等因气候变化、土壤性质、植被和农业利用等而有很大差异。 1、微生物的种类 (1)细菌(bacteria): 细菌是单细胞不含叶绿素和细胞壁,无纤维素成分的原核微生物。占土壤微生物总量的70%-90%,主要是腐生性种类(参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腐殖质的合成),少数是自氧性的(转化矿质养分的存在状态)。个体小,数量大,与土壤接触的表面积极大,大部分吸附于土壤团粒表面,形成菌落或菌团。 按个体形状可分为球菌、杆菌、弧菌和螺旋菌等,根据营养方式可分为自养型细菌和异养型细菌。 自养型细菌能利用氧化无机物产生的化学能(化能自养细菌)或太阳能(光能自养细菌)由空气中摄取CO2合成碳水化合物,作为自身的营养物质。 异养型细菌靠分解有机质获得能量和养分,土壤中绝大多数细菌为异养型细菌。根据它们对空气条件的要求,又可分为好气性和嫌气性细菌两类。好气性细菌可利用空气中的氧去氧化有机质。嫌气性细菌不需要游离态氧,分解有机质缓慢而不彻底,它的作用是分解有机质,合成腐殖质,有些能固氮,如豆科根瘤菌。 (2) 放线菌(actinomycetes):放线菌是一种单细胞、放射状的微生物。介于细菌和真菌之间,占土壤微生物的20%~30%,放线菌好气,多数是腐生性,具有分解有机质、转化碳、氮、磷等化合物的作用,也具有分解木质素、单宁、纤维素、腐殖质等难分解有机质的能力。占土壤微生物总量的5%-30%。 (3)真菌(fungi):真菌是单细胞或多细胞异养真核微生物,无光合色素,细胞壁含几丁质和纤维素(可分解几丁质、纤维素等难分解的物质)。真菌比细菌复杂,为多细胞菌丝体,有性或无性繁殖。真菌好气,多发育在有机物残片及土壤表面,有的真菌发育到一定阶段形成子实体。真菌属有机营养型,耐酸、耐低温,不耐干旱。在pH值5.0时真菌仍能正常生长。 (4)藻类(algae):土壤中的藻类大多数为单细胞的硅藻、丝状绿藻、裸藻。多发育于土面或近土面的表土层中,细胞内含有叶绿素,能利用光能将CO2合成有机物,主要受光照和水分的影响。 (5)原生动物(protozoon):包括纤毛虫、鞭毛虫和根足虫等类,单细胞、能运动,常以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以有机物为食料。 2、土壤微生物的生活条件 (1)土壤有机质:土壤中的微生物多数为异养型,靠分解有机质获得养分和能源。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就多,反之则少。 (2)土壤水分:水分是微生物生存的基本因素。 (3)土壤空气:土壤微生物多数是好气性的,所以土壤通气良好,有充足氧气供应时,厌气性微生物活动力弱,甚至会中毒死亡。 (4)土壤温度:土壤微生物生活需要一定的温度。如果温度超出其能忍受的最低或最高限度时,微生物就停止生长。在最高和最低温度之间有一

文档评论(0)

ee88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