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_GIS应用模型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_GIS应用模型要点

通过对开发活动的分析、论证后,确定: 影响因素:项目评价目标所涉及的因素。 参评因子:影响每个因素的因子 因子属性:每个因子所涉及的属性 第二步:选择主要影响因素及因子 第三步:选择某种评判方法,对各个因子进行适宜程度评价 第四步:将评价结果(方案)提交用户,供用户选择。 第三节 适宜性分析模型 每个因子有一组属性 二、一般形式 某项T评价目标所涉及的影响因素 X1 , X2 , … , Xm x1 , x2 , …xl v1 , v2 , … , vm 每个因素对应一组参评因子 第三节 适宜性分析模型 根据以上选择的因素,可以得到每个因素 Xi 所对应一个属性集: 每个因素的属性集对于项目T 都有一个优劣等级,且满足: V1l Vjl … Vnl 向量表示属性集: 第三节 适宜性分析模型 各个因素按属性集的优劣可用矩阵表示 其中:P 为 Xi(每个因素)对T 贡献值 W 为 Xi(每个因素)对T 的权重值 P和W的确定:依据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或者经验公式来确定。 第三节 适宜性分析模型 由以上矩阵,可求取基于栅格单元的评价分值: G(Pji) = 1- | R(T) – Pji / 100 | 评价分值计算 计算某个 T 的适宜等级 Sj 当使得 G 为最大值时所对应的 j ,即为适宜等级 Sj 第三节 适宜性分析模型 适宜等级Sj评价 当适宜等级为 S1 :可认为最适宜 S2 :可认为次适宜 S3:可认为临界值 S4:不适宜 当适宜级为S2或S3时,必须同时确定其限制性因子。限制性因子的计算公式为 第三节 适宜性分析模型 例:利用GIS进行土地种植玉米的适宜性评价 1、目标 对玉米地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通过评价将研究区分成四种适宜性等级,S1、S2、S3、S4 三、应用实例 S1(最适宜) S2(次适宜) S3(免强适合) S4(不适宜) 第三节 适宜性分析模型 2、 评价方法及过程:基于GIS的土地质量评价法 对评价对象的生态条件进行调查,得出结论: 玉米属于禾本科,为一年生草本植物; 主导生态条件是:喜高温、水量大、土壤肥、土层松、根系要防水土流失; (1)评价对象生态条件的调查 第三节 适宜性分析模型 确定玉米地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主要因素和因子及等级标准;其影响因素和因子为: (2)确定评价对象的影响因素和因子 第三节 适宜性分析模型 评价对象的影响因素和因子体系 供水Q1 供肥Q2 供氧Q3 侵蚀Q4 水源 土层厚度 土有机肥 土孔隙率 土壤质地 坡向坡度 (3)利用GIS生成影响因素数据 通过GIS操作过程,可以有效的生成基于栅格单元的供水条件等级数据文件R1 例如:供水有效性,其影响因子为水源和土层厚度 供水级别   距水源 (m)   土层厚度 (cm) 1级 100 50 2级 100 - 200 50 - 20 3级 200 - 500 20 - 10 4级 500 10 因素F1供水 因素F2供肥 因素F3供氧 因素F4土壤侵蚀 因素F5温度 主要因素和因子 叠置分析 供水分级 水系图 土壤图 数字化 数字化 缓冲区 属性分级 因子1 因子2 第三节 适宜性分析模型 同理,可以生成供肥条件等级数据文件R2、供氧条件等级数据文件R3和土壤侵蚀等级数据文件R4,(温度反映在季节上) 。 由于每个影响因素Fi(i=1,2,3,4)对评价对象的贡献大小和适宜程度不同,因此,可表述为: ?不同因素有不同的权重(wi) 不同级别的因素对评价对象的贡献函数值(Pij)也不相同。 ?(4)计算个因素的权重和贡献函数值 可通过计算来获得权重(wi)和贡献函数(Pij)值。 第三节 适宜性分析模型 ①建立4个因素的重要性比较表 将4个因素按重要性排队,得Q4、Q3、Q2、Q1按倍数关系比较相互之间的重要性,即: 令Q4的重要性为1; Q3的重要性同Q4,为1 ; QF2的重要性是Q3重要性的2倍; Q1的重要性是Q2重要性的4倍 ②求权重(Wi): Wi = Ui / m i=1 ∑Ui W4=1/(1+1+2+2*4)=1/12=0.083 W3 =1/12=0.083 W2=0.083*2=1/6=0.17 W1=0.17*4=2/3=0.67 第三节 适宜性分析模型 P值的确定方法:贡献函数值可以按照影响因素的级别来确定。一般将各因子最适宜的指标值定为贡献函数值100,将各因子最不适宜的指标值定为贡献函数值0,在这之间,指标值与函数值按线性关系计算和确定。 例如:对供水因素,如按上所述分四级,将最适合的定为贡献函数值为100,不适合的定为贡献函数值为0。 (3)按影响

文档评论(0)

ee88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