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思维2参考资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思维2参考资料

中医入门 致同学们: 中医是教人如何生活健康、快乐的一门学问。学而后用,先利己后利人。自己生活健康快乐了,体验和感悟会由然而生,到那时,把中医养生、治病的理念、窍门、方法施惠于家人、朋友、直至患者,这就是中医入门的快车道,当我们共同学会用中医的思维(中医心)重新审视人、自然、健康、疾病等命题时,就会有一种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的力量,即救人又救己,幸福指数大大提高。学习中医,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思维决定行动。 在开始学习中医知识之前,首先要清空原有的思维,把自己的认知返回到2-3岁的年龄段来,站在五千多年来各位列祖列宗之前,怀着崇敬、感恩的心情来了解我们中医的起源与发展背景,这将有助于学习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医,顺利调整思维方式,加深理解与感悟。也就是学友们在开始接触中医时,要摒弃现代医学的微观分析的思维方式,把自己置身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宏观分析氛围中,即人是生活在天地之间,用中国传统思维思考中医,需要的是发散性思维。 伏羲、神农、黄帝中国最古的三位帝王。 伏羲画八卦(先天八卦)、制九针 伏羲(生卒不详),史记中称伏牺。又称青帝,生于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伏羲还创制了九针,从那时起,人们开始用针具治病。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神农尝百草与《神农本草经》 神农氏即炎帝又称赤帝,华夏始祖之一,炎帝为南方天帝,与黄帝并称为中华始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首领。 距今6000年至5500年左右生于宝鸡姜水之岸(一说湖北随州厉山)。炎帝制耒耜,种五谷。立市廛,首辟市场。治麻为布,民着衣裳。作五弦琴,以乐百姓。削木为弓,以威天下。制作陶器,改善生活。与黄帝结盟并逐渐形成了华夏族(汉族)。因此形成了炎黄子孙。据传,炎帝出生于姜水(今陕西宝鸡),晚年活动于两湖(湖南、湖北),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即现在的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鹿原陂。传说中的炎帝人身牛首。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国汉族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作者不详。 黄帝与《黄帝内经》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成书亦非一时,作者也亦非一人。起源于轩辕黄帝,代代口耳相传,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汉族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也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中医思维:面对先贤帝王,我们要学习感恩、谦卑。现代的科学不能完全解释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而古人几千年前的观察、记录,比当今有仪器、设备的总结更有其独特的视角。 五体投地:上善若水安于卑下接近于道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有:整体观念、辩证论治、治未病。 对于人体,中医运用望、闻、问、切获得疾病相关信息,以 “天人合一”、“整体观察”、“司外揣内”等方法贯穿诊疗始终。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性) 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灵枢.天年》 翻译:黄帝问:什么是神?岐伯说:当人体的血气和调,营气卫气的运行通畅,五脏形成之后,神气藏之于心,魂魄随之具备,乃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人体的组成:能用肉眼看到的肉体+肉眼看不到的气血、脏腑、神魂魄=人自身的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