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精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文化[精选]

《大学》读解 授课教师 李晓宇 课程安排 第一讲 《大学》概说 第二讲 《大学》三纲领 第三讲 格物致知 第四讲 诚意正心 第五讲 修身齐家 第六讲 治国平天下 考试题型 一、名词解释(4个,20分) 二、列举题(4个,20分) 三、简答题(3个,30分) 四、论述题(1个,30分) 第一讲 《大学》概说 本讲章节 第一节 《大学》的版本及其争议 第二节 《大学》的作者及其时代 第三节 《大学》要义 第一节《大学》的版本及其争议 《礼记》 中国儒家经典之一。是战国至汉初儒家论著的总集。内容包括礼制和儒家哲学两部分,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物制度、典礼、祭祀、教育、音乐和儒家学说的重要参考书。《汉书·艺文志》著录131篇,西汉戴德删为85篇,名《大戴礼记》。他的侄子戴圣又删为49篇,名《小戴礼记》,收入“十三经”中。其中《中庸》、《大学》、《王制》、《礼运》等篇是儒家重要的哲学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 王拱辰 王拱辰(1012-1085),字君贶(kuàng),北宋开封府咸平(今河南省通许县)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十七岁举进士第一,通判怀州,入集贤院,历监铁判官,修起居注庆历元年(1041)为翰林学士,累拜御史中丞,累官武汝军节度使。数论事,颇强直。 王拱辰墓铭 二程与朱熹 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颢、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认为理气相依而不能相离,但“理在先,气在后”。主张启发式教育方法,反对死记硬背。对经学、史学、文学以及自然科学也有研究与贡献。著作有《四书集注》、《朱子语类》、《朱文公文集》等。 简牍 王守仁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著有《大学问》、《古本大学序》,批驳朱熹的观点。 第二节《大学》的作者及其时代 孔子和曾子 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 ——《孟子·万章下》 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乡鄹邑人(今山东曲阜东南)。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 孔子世系 桓公二年(前710)   初,宋华父督见孔父嘉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   【经】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    【传】二年春,宋督攻孔氏,杀孔父而取其妻。公怒,督惧,遂弑殇公。 孔子诞生 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 ——《史记·孔子世家》 汉画像砖上的野合图 问礼老聃 访乐苌弘 退修诗书 诛少正卯 诛少正卯 天下有大恶者五,而窃盗不与焉。一曰心逆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君子之诛。 夹谷之会 因膰去鲁 丑次同车 西河返驾 窦鸣犊、舜华 “赵简子未得志,须此两人而后从政。及其得志,杀之。夫鸟兽之于不义也,尚知避之,而况人乎?” 西狩获麟 治任别归 汉高祀鲁 历史评价 【孔子世家赞】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唐]李隆基 夫子何为者, 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 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 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 当与梦时同。 叹凤嗟身否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当与梦时同 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因叹,歌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谓子贡曰:“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间。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间,予始殷人也。”后七日卒。 曾子 曾子(前505~前432),姓曾,名参(cān),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曾点之子。小孔子46岁,16岁拜孔子为师。孔子的孙子孔汲(子思子)师从曾参,又传道于孟子。因此,曾参是上承孔子之学,下启思孟学派的儒家重要人物。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