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顶管方案讲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工顶管方案讲解

五羊新城污水管网改造工程 人 工 顶 管 施 工 技 术 方 案 编制人: 潘金壮 陈洪新 编制日期: 2003-8-17 项目负责人: 陈洪新 技术负责人: 潘金壮 审批人: 罗时柳 审批日期: 2003-8-20  工程概况 一、现场概况 五羊新城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原设计污水管径为D600,现因五羊新城长期发展的需要,管径改为D1000。原设计采用机械顶管施工,但是由于工期紧,施工地段场地狭窄,交通问题比较突出,交警部门不同意实行全封闭施工,受场地限制不利于机械顶管施工;且工地靠近沙河涌,部分地段地质为杂填土,顶管穿越的土层可能遇到抛石、木桩等严重影响顶管的障碍物,部分地段甚至碰到路边大厦深基坑的锚杆影响,因此采用人工顶管进行施工。井段全长736米,管材选用“F”型钢筋混凝土管,每节管长2米,污水管平均埋深4.6米。 二、地质情况简介 据勘察查明,按地层成因岩性自上而下可分为: 1、填土 按其组成成分不同可分为杂填土和素填土: 杂填土:分布广泛,均出露于地表,呈连续层状分布。呈杂色,局部为褐色、褐红色、褐黑色,稍湿,松散~稍密。主要由建筑垃圾及粘性土组成。 素填土:仅出露于局部,呈透镜状分布。呈灰黑色、红黄色、褐色,可塑。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 2、冲积层 按其岩性及状态可划分为: 有较多粉细砂,饱和,呈软塑状。 淤泥质粉砂、淤泥质细砂层:类似与淤泥质粉土层,主要由淤泥中夹带少量的粉砂或细砂,呈软塑状。 粉质粘土层:分布较广泛,呈连续层状或透镜状分布。呈灰黄色、灰白色、棕红色、褐色,可塑,局部软塑。 细沙层:埋深较深,含水量比较好,呈连续层分布,呈灰黄色。 据钻探揭露,场区的地下水主要为孔隙型潜水,主要赋存于冲积砂层中。施工段持力层含丰富的地下水;此外,人工填土层含有限的上层滞水。地下水补给主要来自沙河涌,同时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渗入补给。 各井段的地质资料详见后面附表 三、施工参照标准 GBJ08-221-96 《市政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和验收规程》 GBJ08-220-96 《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和验收规程》 GBJ141-90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和验收规程》 YS1411-89 《防腐蚀工程施工规程》 GB50194-93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J208-83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GB50026-93 《工程测量规范》 施工部署 一 、施工组织安排 本工程计划投入四套顶管设备进行施工,分两大段顶管施工段。第一大段顶管施工段由W18#~W11#井,有4座工作井和4座接收井。4套顶管设备同时投入使用。待第一大段顶管施工段完工后,再进行第二大段顶管段的施工。第二大顶管段由W1#~W11#井,有5座工作井和5座接收井。施工作业按两班倒,平均每天投入人力为80人,并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 工作井及接收井的位置详见附图。 二、顶管施工工艺流程 三、施工顺序 施工顺序为: 1、进行施工测量和现场放线工作。 2、确定管线范围内及施工需用场地内所有障碍物,如管线、电线杆、树木及附近房屋等的准确位置。 3、按施工平面布置图修建临时设施,安装临时水、电线路,并试水、试电,利用工作井内集水井进行排水。 4、进行顶管所用设备的加工制作。 5、根据顶进长度,准备好各类管线和所需的辅助物(固定架等)。 6、根据材料计划,分期分批组织材料进场。 二、 技术准备 1、审查施工图纸和进行各专业图纸会审,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2、做好定位点控制,施工测量和现场放线工作。 3、按照设计单位提供的永久水准点,引临时水准点至井下,施工中经常进行校核。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方案 一、人工顶管顶力的计算: (一)对于顶管顶进深度范围土质好的,管前挖土能形成拱,可采用先挖后顶的方法施工。 根据经验公式: P=n P0 其中:P——总顶力 n——土质系数。 土质系数取值可根据以下两种情况选取: 土质为粘土、亚粘土及天然含水量较大的亚砂土,管前挖土能成拱者,取1.5~2.0。 土质为中粗砂及含水量较大的粉细砂,管前挖土不易成拱者,取3~4。 取n为3.0。 P0——为顶进管子全部自重。顶进的每节管自重约为2吨,最长段为48米,每节管长2米,共要顶进24节管,则P0=2*24=48吨。 则总的顶力为:P=n P0 =3.0*48=144吨 考虑地下工程的复杂性及不可预见因素,顶管设备取1.5倍左右的储备能力,设备顶进应力为216吨, 取总的顶力F=220吨,选用两个千斤顶作为顶进动力设备,每个千斤顶的顶力应不少于1

文档评论(0)

22ffbqq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