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超级宝典第二章中医诊断学第四单元
第二章 中医诊断学第四单元 问诊■考点一 问寒热1. 恶寒重发热轻— — —风寒表证。2. 发热重恶寒轻— — —风热表证。3. 但寒不热:指病人只感寒冷而不发热。 新病恶寒— — —里实寒证;久病畏寒— — —里虚寒证。4. 但热不寒:指病人只发热不觉冷,或反复发热者。 包括以下:(1)壮热:高热(体温 39℃以上)持续不退,属里实热证。 多见于伤寒阳明经证和温病气分阶段。(2)微热:发热不高(体温不超过 38℃),或仅自觉发热。 见于阴虚潮热、气虚发热,情志不舒以致气郁发热等。(3)潮热:发热如潮汐之有定时,即按时发热或按时热更甚。5. 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 为半表半里证主要特征。(1)寒热往来,发无定时— — —见于少阳病。(2)寒热往来,发有定时— — —见于疟疾。■考点二 问汗1. 自汗:经常日间汗出过多,活动后尤甚。 主气虚或阳虚证。2. 盗汗:入睡之后汗出,醒后则汗止。 主阴虚内热或气阴两虚证。3. 绝汗:汗出甚多,津液大泄。 主实热证或亡阳、亡阴证。4. 战汗:先全身恶寒、战栗,接着大汗出。 提示邪正斗争激烈,为病情变化的转折点。(1)若汗出热退、脉静身凉,是邪去正复之佳兆,主疾病向愈。(2)若汗出而身热不减,仍烦躁不安,脉来疾急,为邪胜正衰之危候,主病情恶化。5. 头汗— — —见上焦热盛,中焦湿热或元气将脱,虚阳外越的亡阳。■考点三 问疼痛1. 胀痛:痛且胀的感觉,是气滞作痛的特点。2. 刺痛:痛如针刺,为血瘀之证。3. 绞痛:痛剧如刀绞割,多因实邪阻闭气机或寒邪凝滞气机所致。4. 重痛:痛而有沉重感,多因湿邪困阻气机所致。5. 固定痛:指痛处固定不移,多见于血瘀之证、寒湿痹病。6. 隐痛:痛势不剧,但绵绵不休,虚证疼痛的特点。7. 根据头痛部位的不同,来辨别病属何经。(1)阳明经头痛— — —前额连眉棱骨痛。(2)少阳经头痛— — —头两侧,太阳穴附近痛。(3)太阳经头痛— — —后头部连项痛。(4)厥阴经头痛— — —颠顶痛。(5)全头重痛— — —太阴经头痛。8. 根据头痛的不同性质,可辨识病性的寒热虚实。(1)头痛连项,遇风加重者— — —属风寒头痛。(2)头痛怕热,面红目赤者— — —属风热头痛。(3)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者— — —属风湿头痛。(4)头脑空痛,腰膝酸软者— — —属肾虚头痛。(5)脑中痛,或牵及于齿— — —多属少阴经头痛。■考点四 问耳目1. 若暴鸣声大,按之更甚者— — —实证(肝胆火盛);若鸣声渐小,按之减轻者— — —虚证(肾虚精亏)。2. 伤寒耳聋和温病耳聋— — —实证,易治;久病,病重及老年出现耳聋— — —虚证,难治。考点五 问睡眠1. 失眠是阳不入阴,神不守舍的病理表现。(1)不易入睡,甚至彻夜不眠,兼心烦不寐— — —心肾不交。(2)睡后易醒,不易再睡者,兼心悸、便溏— — —心脾两虚。(3)睡眠时时惊醒,不易安卧— — —胆郁痰扰。(4)夜卧不安,腹胀嗳气酸腐— — —食滞内停。2. 嗜睡又称多寐,常因痰湿内盛,或阳虚阴盛导致。(1)困倦嗜睡,伴头目昏沉,胸闷脘痞,肢体困重— — —痰湿困脾。(2)若饭后嗜睡,兼神疲倦怠,食少纳呆— — —脾失健运。(3)大病之后,精神疲乏而嗜睡— — —正气未复。(4)精神极度疲惫,神识朦胧,困倦欲睡,肢冷脉微— — —心肾阳衰。■考点六 问饮食与口味1. 口渴多饮,伴小便量多,多食易饥,体渐消瘦— — —消渴病。2. 口渴咽干,夜间尤甚,兼颧红盗汗,舌红少津— — —阴虚证。3. 渴饮水不多,兼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舌红绛— — —温病营分证。4. 渴喜热饮,饮水不多,或饮后即吐— — —痰饮内停。5. 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兼面色黧黑,或肌肤甲错— — —瘀血内停。6. 消谷善饥:指食欲过于旺盛,进食量多,但食后不久即感饥饿。(1)消谷善饥,兼多饮多尿,形体消瘦者— — —多见于消渴。(2)消谷善饥,兼大便溏泄者— — —属胃强脾弱。7. 饥不欲食:兼脘痞,胃中有嘈杂、灼热感,舌红少苔,脉细数— — —胃阴不足。8. 除中:危重病人本来毫无食欲,突然索食,食量大增,称为“除中”,是假神的表现之一— — —因胃气败绝所致。9. 口甜— — —多因湿热蕴脾;口甜而少食神疲乏力者— — —脾气亏虚。10. 口黏腻— — —常见于痰热内盛、湿热中阻及寒湿困脾。11. 口酸— — —多见于伤食、肝胃郁热等。12. 口苦— — —多见于心火上炎或肝胆火热之证。■考点七 问二便(一)大便异常(便次、便质、排便感觉)的临床表现及意义1. 便次异常(1)便秘:实证— — —邪滞胃肠,腑气不通;虚证— — —气血阴阳不足,肠失湿润或推动乏力。(2)泄泻:为脾失健运,小肠清浊不分,大肠燥化不及,传导太过;新病暴泻,多属实证;久病缓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技巧.doc
- TMNBJF-ZY-S-01A0龙门三坐标测量机设备操作规程.docx
- ⒈简述方剂学的涵义.doc
- 《C程序设计实训》指导书.doc
-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潮汐问题》教学案例设计--罗宏俊2.doc
- [江苏]框架剪力墙结构商住楼土建装修施工组织设计.doc
-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1-4).doc
- 《中外出版史》复习特别编辑.docx
- 《中国石拱桥》(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doc
- 《包装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正式).doc
- 2025年金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docx
- 2025年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完美版.docx
- 2025年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审定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审定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汇编.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推荐.docx
- 2025年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1套.docx
- 2025年长沙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