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二附中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VIP

北师大二附中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师大二附中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单元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11年宁夏会考) 。公元前21世纪,禹之子启夺得王位,政治权力从传贤变成传子。这反映了(   ) 。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C.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D.专制制度取代民主制度2.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姓氏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与下列哪一政治制度密切相关(   )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3.老子,姓李名耳。近年来,很多李姓人氏纷纷前往河南省鹿邑县老子故里寻根问祖。这一现象受下列中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的影响(   ) 。 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4.下列有关周王朝政治制度及其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B.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C.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 D.整套制度维系奴隶主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5.(2011年皖中四校模拟)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皇权至高无上 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书同文,人同伦6.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是秦朝中央的三个官职。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①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②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③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是秦始皇统治时期的常设官职 ④三个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牵制A.①③④ 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7.(2011年浙江会考)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到“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反映中国古代( ) 。A.分封制的废除B.宗法制的消亡 C.刺史制的建立D.内阁制的形成8.(2011年江苏会考)《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 。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B.实行郡国并行制 C.推行三公九卿制 D.推广行省制度9.(2011年连云港检测) 江苏连云港尹湾出土的东海郡《集簿》(西汉永始四年前后) 。记载:“……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其廿四有堠。都官二……”据此可知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 。A.郡县制B.郡国并行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10.“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令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所采取的措施是(   ) 。A.将兵权收归中央 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C.派文官任州的长官 D.设三司使管理财政11.《元史·地理志》:“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为了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管辖,元朝采取的措施是(   ) 。 A.推行郡县制度 B.设置枢密使 C.实行三省制 D.实行行省制度12.(2011年南昌检测)。许多成语典故都与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相关,如名落孙山、朱衣点头、金榜题名、黄粱美梦等,该制度(  ) 。A.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B.把考试选拔和门第推荐结合起来C.把考试选拔和世袭制结合起来 D.把世袭制和门第推荐结合起来13.“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14.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武帝建立“中朝” B.唐朝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C.宋代设置枢密使,分割宰相的财权 D.元代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而将尚书省六部移至中书省,并掌管一切政务15.宋朝以前,宰相、大臣见皇帝时,皇帝让坐着面谈,还时常赐茶。以后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到明清大臣奏事连站着都不行了,必须跪着。这种情况从本质上说明了(   ) 。A.宰相和皇帝的关系日见疏远 B.专制皇权不断加强C.满族与汉族风俗有很大区别 D.皇帝刁难大臣,以便控制16.中国古代中央官制中的中枢机构是指协助皇帝处理军国大事和发号施令的机构,也称“枢机”“机要”“枢要”。中枢机构的演变可分为三公、三省、二府和内阁军机四个时期,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