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柳宗元及其山水游记的造诣
浅谈柳宗元及其山水游记的造诣 杨悦在我的家乡,有一个工业城市----柳州。在这座城市中,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公园。据传从建成起,每日前来参观的游人络绎不绝,并且还有郭沫若先生的题词。在我童年的印象中,只知道它叫做“柳侯公园”,现在才知道,里面纪念的是一位颇值得后人称道的文学大家----柳宗元。“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刚开始读起来有一种“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的感觉。表面上是一种闲适,了解的人才知晓其中的酸楚。柳宗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和财富。本文将就此,做一点小小的分析。一、柳宗元本人的造诣柳宗元的人生经历,可谓大起大落。从少时“颇慕古之大有为者”到13岁《为崔中丞贺平李怀光表》名噪乡里;他曾用11年的时间完成进士到正六品官的飞跃……这一切无一不令人惊羡。可是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伏。”悲剧的人生总是喜欢尾随灿烂的光环,当“永贞革新”宣告终结,“八匹死马”的命运从此进入暗淡,面向死亡。纵观中国文坛历来优秀的文学作品,不是在顺境中的“春风得意马蹄疾”,就是在逆境中的“门前流水尚能西”。所幸,柳宗元从小受儒、道思想的影响,他在恣意山水的过程中,能够重新思考和审视过去、现在甚至将来,至少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净土。最后十几年的悲剧人生,终将以卓越的文章作为标杆。“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他尽管艰辛,还是没有放弃自己最初的追求。这才是最可贵的。从柳宗元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在政治领域的力求革新、对待友人的诚挚、挫折中的自我解脱和在文学领域的重大影响。1、政治领域的力求革新柳宗元的生平履历中最辉煌的阶段应该是从参加科举考试开始。他一路过关斩将,有如神助,21岁考中进士,短时间内走上了仕途的康庄大道。同样的过程,韩愈可是熬了十多年。王叔文深知这个青年身上巨大的潜力,于是一路提携,最终将他推到政治的风口浪尖。结果在“永贞革新”中,他们大胆改革前朝遗留下来的弊政,例如废除苛捐杂税,罢免贪官污吏,召回被贬忠臣,废除扰民害民的“宫市”,还将上千名宫女放出皇宫,让她们自由选择生活等等。可惜,轰轰烈烈的改革在进行了八个月之后,随着新帝的登基,一切灰飞烟灭。柳宗元被贬永州十年,身心俱碎;可是政治的斗争无休无止,他再贬到更偏远的柳州。也就是上文,人们纪念他的地方。在这里,他依然继续着自己的政治主张。把一个穷乡僻壤、蛮荒之地,变成了老百姓们可以快乐生活、学习新知的乐土。“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柳宗元用最后的光热,照亮了柳州的天空。可以说,无论是被贬之前的辉煌,还是被贬之后的无奈,柳宗元始终都没有忘记作为一名政治革新者的职责。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当时萎靡不振的政治格局敲响了警钟,也做出了榜样。2、对待友人的诚挚古语云:“患难见真情”,有福同享固然容易,有难同当,并且自愿挡在刀尖上的朋友,也许,才是我们所谓的“知己”。“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如果以此为标准,柳宗元和刘禹锡之间的感情,称不上绝唱,却也足以撼动人心。在被贬谪的过程中,他们经常书信来往,互作诗作以安慰。柳宗元曾写《重别梦得》:“二十年来万事同, 今朝歧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 晚岁当为磷舍翁。”而刘则作《重至衡阳伤柳仪曹》为赠别:“去国十年同赴召, 渡湘千里又分歧。重临事异黄参相, 三融名渐柳士师。归目前随回雁尽, 悉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 相宝长吟有所思。”诗作中流露出的情感,不禁让人潸然泪下。“元和十年,徙柳州刺史。时刘禹锡得播州,宗元曰:‘播非人所居,而禹锡亲在堂,吾不忍其穷,无辞以白其大人,如不往,便为母子永诀。’即具奏欲以柳州授禹锡而自往播。会大臣亦为禹锡请,因改连州。”这个小故事,后来成为了友人之间的美谈。自己已经自身难保,却仍然惦念着朋友的处境,有几人能够如此!柳宗元和刘禹锡,同年进士、同朝为官、同为革新中的核心人物,政治和文学追求相类似。而柳宗元对待挚友的情感,在逆境之中的奋不顾身,让人肃然起敬。柳宗元去世后, 刘禹锡负责将他的作品整理编辑成《河东先生集》, 并视柳宗元的遗子如亲生, 一直把他抚养成人。后来,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也对柳宗元给予了极高评价:“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徵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3、挫折中的自我解脱柳宗元被贬谪的永州和柳州,在当时的社会,可谓是“蛮荒之地”。经过三个多月的长途跋涉,行程三千余里,年底才到达永州。他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