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勇军老师作业
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探析
课程名称 中国政治思想专题研究
姓 名 梁家琪 学 号 201420020204
专 业 政治学理论 年 级 研一
学 院 公共管理学院 日 期 2015年12 月
..................................................................................................
(以下内容由任课老师填写)
研究生课程论文简要评语
评阅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得分: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探析
摘要:赵岐在《孟子注疏》一书中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这句话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释,后人大都沿袭此注。然而关于赵岐的解释是否符合孟子原义方面,现今颇具争议。本文基于“孝”的本义,进而分析孔、孟关于“孝”的观念,从新的角度明确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含义——不孝的事情有许多种,其中最大的不孝就是做后辈的没有尽到孝亲、顺亲、养亲等责任。
关键词:孟子;赵岐;孝;无后为大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不同解释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此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这句话的前半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对传统中国的伦理道德观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由于孟子对此句话未给出明确的解释,所以之后便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解释,其中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类解释:
(一)第一类是东汉赵岐的解释。在《孟子注疏》一书中,此句被他解释为:“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 ,绝先祖祀,三不孝也。舜不以告,权也:故曰犹告,与告同也。”[]显然,赵岐指出了“三不孝”的具体内容,并将“无后”解释为“没有生育子嗣。”同时着重强调,“没有后代”是表现为最大不孝的充分必要条件。古代社会大致沿袭他的解释,现今学者,如杨伯峻等人也以此为注。
其次,南宋朱熹的解释。在《孟子集注》中,对于此句,朱熹认为:“为无之为,去声。舜告焉,则不得娶,而终於无后矣。告者礼也。不告者权也。犹告,言与告同也。盖权而得中,则不离于正矣。同时引用范氏之言:‘天下之道,有正有权。正者万世之常,权者一时之用。常道人皆可守,权非体道者不能用也。盖权出于不得已者也,若父非瞽瞍,子非大舜,而欲不告而娶,则天下之罪人也。’”[]
最后,清人焦循于《孟子正义》中对其解释道:“孟子之书,全是发明周易变通之义。道不行而徒沈浮餔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138.以下出现此句皆以此为注.
[]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10.
[] (南宋)朱熹.孟子集注[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78.
[] (清)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532.
[] 黄镇清、林小冬:《从孟子的“无后为大”看封建社会对婚育行为的干预》,《南方人口》1999年3期.
[] 刘英民:《“不孝有三”考》,《哈尔滨学院学报》2001年1期.
[] 昌文彬.“孝”字的创生及其原义释[J].理论月刊,2010(10).
[] 徐复观.中国孝道思想的形成、演变及其在历史中的诸多问题,中国思想史论集[M].上海书店,2004:133.
[] 陈筱芳.孝德的起源及其与宗法、政治的关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9).
[] 舒大刚.《周易》、金文“孝享”释义[J].周易研究,2002(4).
[]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139.
[]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154.
[]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139.
[]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139.
[]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10.
[]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169.
[] (南宋)朱熹.孟子集注[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