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7章
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地壳的组成物质、产状、成因及其分布规律;地壳运动及其所引起的各种构造变动和发展规律;地壳的发展历史和生物演化规律;地质学在生产中的应用。
岩相:
答:形成环境的物质表现,也就是沉积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岩性和古生物方面)及其生产环境的总和。
整合接触:
答:当地壳处于相对稳定下降情况下形成连续沉积的岩层,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不缺失岩层,这种关系称整合接触。
不整合接触:
答:由于地壳运动,使沉积中断,形成时代不相连续的岩层,这种关系称不整合接触。
岩层产状:
答:指岩层的空间位置而言。为了确定倾斜岩层的产状,必须用产状三要素,即走相、倾向和倾角。
上盘和下盘:
答:如果断层面是倾斜的,位于断层面以上的岩块叫上盘,位于断层面以下的岩块叫下盘。如果断层面是直立的,则往往以方向来说明。如断层的东盘和西盘、左盘和又盘。
7、上升盘和下降盘:
答:从运动角度看,无论是上盘还是下盘,都是一侧上升一侧下降,也可以都是上升或都是下降的。在实际工作中,是根据位移的相对关系的来判断上升和下降的。相对上升的岩块叫上升盘,相对下降的岩块叫下降盘。上升盘和上盘,下降盘和下盘并不完全一致,上升盘可以是上盘,也可以是下盘,同样,下降盘可以是下盘,也可以是上盘。
8、地貌学
答: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演化、内部结构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地貌学是介于自然地理学和地貌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
9、崩塌形成条件
答:(1)地质条件 (2)地形条件 (3)气候条件 (4)地震因素 (5)人为因素
10、坡积裙
答:在坡面流水作用下,从坡地到平缓的坡麓地中堆积下的沉积物,叫做坡积物,坡积物围绕坡地形成的地形,形似衣裙,叫做坡积裙。
11、下切侵蚀和侧方侵蚀及其作用
答:河流侵蚀按方向分可分为下切侵蚀和侧方侵蚀。下切侵蚀是河流垂直地面向下的寝室,其效果是加深河床或沟床。侧方侵蚀又称旁蚀,是河流侧向侵蚀的一种,这种侵蚀的结果是使河岸后退,沟谷展宽或者形成曲流。
12、壶穴
答:是指基岩河床中被水流冲磨的深穴,其深度可达几十米。壶穴多是在瀑布下方,由湍急水流冲磨河床基岩而成。
13、自由曲流
答:自由曲流又称迂回曲流,它常形成在地壳下沉的宽广的冲击平原地区,河谷宽阔,河床不受河谷的约束,能较自由地迂回摆动。
14、河漫滩的二元沉积结构
答:洪水期河漫滩上水流流速较慢,环流从河床带到河漫滩上的物质,主要是细沙和黏土,叫做河漫滩冲积物;下层是由河床侧方移动带来的大量粗砂和砾石,叫做河床冲积物,这样就组成了河漫滩的二元沉积结构。
15、洪(冲)积扇
答:山麓带常处在构造下沉状态,地形坡度急剧变缓,河流水流分散,流速减慢,一部分水流渗漏地下,因而山地河流带来的大量砾石和泥沙在山麓带发生堆积,形成一个半锥形的堆积体,平面呈扇形,叫做洪积扇。
16、冲积平原形成过程
答:冲击平原是在构造沉降区由河流带来大量泥沙堆积而成的平原。冲击平原能堆积很厚的冲积物,冲击平原上的河流,河道寛浅,两岸泛滥堆积带常高于河间地,形成天然堤。天然堤溃决后使河流改道,在低洼处又常积水成湖或称为沼泽。
17、三角洲的形成条件
答:是由于河口区的堆积作用超过侵蚀作用形成的。3个条件:(1)河流带来大量泥沙 (2)河口区的海洋侵蚀搬运能力较弱 (3)口外海滨区水深较浅,坡度平缓。
18、根据阶地结构和形态特征划分几种阶地类型
答:(1)堆积阶地 (2)侵蚀阶地 (3)埋藏阶地 (4)基座阶地
19、水系
答:具有统一归属的水体构成的水网系统。
20、分水岭的迁移
答:有些分水岭的两侧坡度和坡长相等,呈对称性。有些不对称,在坡度较大一坡的河流,资源侵蚀能力强,速度快,河流先伸入分水岭地区进行侵蚀,使分水岭降低并不断向资源侵蚀能力弱、速度慢的一坡移动,称分水岭的迁移。
21、河流袭夺
答:分水岭的迁移导致分水岭一坡的河流夺取另一坡河流的上段,这种水系演变现象叫做河流袭夺。
22、岩溶
答: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物理作用和化学过程及其形成的水文现象和地貌现象。
23、岩溶作用
答: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物理作用过程和化学作用过程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良作用。
24、落水洞
答:是指岩溶地区地表水从谷地流向地下河或地下溶洞的通道。它是垂直方向流水对裂隙不断进行磨蚀并伴随崩塌形成。
25、干谷
答:干谷就是岩溶地区的干涸河谷。由于地壳上升,主河先下切使岩溶水的水平循环带下降,原来由地下水补给的一些小河流失去水源,同时地表水又不断向下渗漏,因而一些河流变成干谷。
26、盲谷
答:在岩溶区,常见河谷上游的水流从某一陡坝的泉眼涌出,而河流流向的前方又有一陡坎阻挡,陡坎的下方有一落水洞,河流沿落水洞流入地下,这种上下游封闭的谷地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天津财经大学202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pdf VIP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全章)》PPT教学课件.ppt VIP
- 数字集成电路部分课后习题chapter11ex.pdf VIP
- 安全通信与安全通信标准EN50159.pdf VIP
- 消防安全管理方案.docx VIP
- 锂电池储能系统技术协议.docx VIP
- 四年级数学下册《每日一练》全52套.pdf VIP
- 2025年福建厦门海关口岸门诊部招聘检验检测岗8人笔试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 VIP
- DB37_T 4614.2-2023 “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 第2部分:运营管理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