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修.辞.pptVIP

  1.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要点 一、什么是修辞 1)修辞行为 2)修辞规律 3)修辞理论 ?      后仓“老鼠”大如斗 ????前店豆浆淡如水    这则新闻是说一家中心店有人盗窃黄豆,结果使该店做出的豆浆淡如水。 “老鼠”是将人拟物,“大如斗”便是夸张辞,“淡如水”也有夸张味道。     ? 《九江大桥坍塌一周年, 明年可望“伤愈”上岗》 这里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九江桥的修复拟为“伤愈”,开始运作拟为“上岗”,标题活泼俏皮,带给人们新的希望。 谜语一则 想当初,绿叶婆娑,自归郎后,绿少黄多。历尽了风波,受尽了折磨。休提起,休提起,泪滴满江河。 想当初等等,仿佛是位饱经沧桑的女性的低诉,巧妙使用了“拟人”的手法。 “归郎”、“风波”、“提起”、“泪滴”恰到好处使用了“双关”的手法。 汉语修辞学研究的历史简况: 古书中关于修辞理论、修辞实践的记载,可看郑奠、谭全基编的《古汉语修辞学资料汇编》(商务印书馆,1980年)。 中国第一部以“修辞”命名的著作是元朝人王构的《修辞鉴衡》。 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汉语修辞格的著作是唐钺的《修辞格》(商务印书馆,1923年)。 创立中国第一个科学的修辞学体系的著作是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1932)。 什么是语境? 上下文语境(上下文、前言后语) 情景语境(现场语境、背景语境) 修辞和语境的关系?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唐·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张籍《酬朱庆馀》 三、修辞同语言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它们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从属关系。语言三要素为修辞手段的选用、为修辞效果的体现提供条件,而修辞在语言的综合运用中又扩大了语言三要素的功用。 (一)语音与修辞 1.语音的美学功能 (1)节奏的匀称感 (2)音韵的和谐感 语音(1)节奏的匀称感: ①双声、叠韵、叠音 “叠韵如两玉相扣,取其铿锵; 双声如贯珠相联,取其婉转。”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②押韵 :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北岛《回答》) 爱上一个天使的缺点,用一种魔鬼的语言。 上帝在云端只眨了一眨眼,最后眉一皱头一点。 爱上一个认真的消遣,用一朵花开的时间。 你在我旁边只打了个照面,五月的晴天闪了电。 …… (林夕《流年》) ③音节的匀称 修路 建桥 修建道路 建设桥梁 *修建路 *建造桥 *修道路 *建桥梁 送你到幼稚园去,……消磨那闲岁月吧。 ( →悠闲的岁月) (叶圣陶《熊夫人幼稚园》) 那车夫摊开手心接受钱…… (→接钱)(叶圣陶《在民间》) (2)音韵的和谐感 音韵和谐的最低要求是音节组合读上去流畅自然而不拗口。 音韵和谐的进一步要求是不同的语音成分相互对比、彼此衬托,这在汉语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平仄相应、抑扬顿挫。 虎踞龙盘今胜昔, (仄仄平平平仄仄) 天翻地覆慨而慷。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与其说它们吃的是美味佳肴, 不如说他们嚼的是人生苦果。 2.语音的表象功能 通过模拟外界声音,从而引起人们对该声音或能发出该声音的事物进行联想。 拟声词是语音实现表象功能的主要手段。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王禹偁 《黄冈竹楼记》》) ??拟声词还可以移用到其他感知觉上去。 脑袋嗡嗡地响。(内心感觉的移用) 我拉着他,只觉得他的全身在得得得地颤抖。(触觉的移用) 天黑了,楼房劈劈啪啪亮起一方一方灯光。(视觉的移用) 那烟味儿呼呼地扑过来了。(味觉的移用) 《红楼梦》中的谐音 甄士隐 贾雨村 贾元春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