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放军第175医院放射科 陈水斌 患 者:女性,38岁。 主 诉:反复胸痛、胸闷2月余,双下肢浮肿20天。 现病史:缘于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胸闷,无咳嗽、咳痰,无夜间盗汗,无发热,无畏寒,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输液治疗,症状未好转。20天前出现双下肢及颜面部水肿,晨起加重,无恶心、呕吐,无少尿、血尿,无气促、呼吸困难,口服利尿药,效果不佳,症状反复。 门诊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胸片提示:考虑右下肺炎,右侧少许胸腔积液,建议进一步检查除外其它;B超提示:右侧胸腔少量积液并实性中等回声肿块(性质待查),肝、胆、胰、脾、双肾声像未见明显异常。患病以来,体重无减轻。 讨论: 支气管类癌(bronchial carcinoid)是起源于支气管上皮组织嗜银细胞(kulchitsky cell)的低度恶性原发性肺支气管肿瘤,变称肺类癌。类癌绝大多数发生于消化道,支气管类癌属少见病,术前易误诊、漏诊,有神经内分泌功能,部分病例可诱发类癌综合征。 病理上分为典型类癌和非典型类癌,按发生部位分为中央型(发生于主支气管)和周围型(发生于远端支气管及肺实质内)。典型和中央型多见,中央型多为典型类癌,而不典型类癌多为周围型。典型类癌有相对良性的生物学行为,病程发展慢,预后较好,术后5年生存率可高100%;非典型类癌具有侵袭性生物学行为,淋巴转移多见,术后5年生存率为69%。 肺类癌有6种亚型(1)小梁型(trabecular type)(2)小细胞型(small cell type)(3)类燕麦细胞型(oatcell-like type)(4)梭状细胞型(fusiform type)(5)混合型(mixed forms)(6)类癌合并小细胞癌(carcinoid combined with small cell carcinoma) 支气管类癌的临床症状与肿瘤的发生部位有关,发生在主支气管的类癌易导致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故临床症状出现早,常有与息肉样类癌更要靠免疫组织化学来鉴别。支气管类癌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可辅以放疗及化疗。 肺类癌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症状以咳嗽、胸痛、咯血发热及胸闷气促为主, 部分患者可无症状而由体检发现。肺类癌好发于主支气管和叶支气管, 肺实质少见。影像表现可分为中心型和周围型。发生部位右肺居多, 尤好发于下叶。 肺类癌CT表现: 中心型肺类癌与中心型肺癌鉴别, 后者主要向腔内生长且生长缓慢, 多限于局部, 早期不明显, 当阻塞管腔后形成阻塞性肺炎并将肿瘤掩盖。前者在阻塞出现之前易显示支气管内的肿瘤, 呈现较典型的“冰山之巅”征象, 阻塞形成后可见肺不张或阻塞性炎症。但不易将肿瘤和邻近的肺不张或阻塞性炎症区分开, 增强后瘤体周边可有强化, 使肿瘤的大小和范围更清楚。周围型肺类癌轮廓较规整, 边界清楚, 密度均匀, 边缘光滑锐利, 少数有分叶或毛刺, 难与球形肺炎, 结节型细支气管癌、结核瘤及肺内良性肿瘤鉴别。 出现下述情况时, 可作为诊断肺类癌的参考依据: (1) 肺内单发境界清楚的类圆形肿块, 经过较长时间追随观察, 病灶大小进展缓慢者; (2) 当患者有咳嗽、胸痛、血痰并伴有类癌综合征及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 (3) 肺内孤立病灶有浅分叶或边缘光滑无分叶, 很少见毛刺征, 不伴肺不张、塞性肺炎、胸水及肺门淋巴结转移者。 患 者:女,2岁。 主 诉:外伤致双下肢不敢行走2个月余。 现病史:缘于2个月前因下台阶时不慎摔倒,以右膝部及左手掌先着地,伤后感右膝部酸痛、活动受限,未行诊治,伤后两周于当地医院行X线片检查示:左股骨远端骨折。石膏托外固定20天后复查片示骨折线模糊,拆除石膏行患肢各关节功能活动,但拆除石膏托右下肢仍不敢下地,左下肢无明显外伤也不敢下地活动,现已1个月余,患儿双下肢仍不敢下地行走;病史中无低热、盗汗,无夜间性肢体疼痛,自入科以来,精神一般,饮食好,大小便正常。 双膝关节无明显脱位,双侧股骨远侧干骺端呈杯口状改变,双侧股骨远侧干骺端及胫腓骨上段见多发不规则形骨质破坏影,局部骨皮质不连续,周围软组织无肿胀,其内未见肿块影。 意见:考虑双侧股骨远侧干骺端及胫腓骨上段恶性肿瘤,建议进一步检查。 送检右股骨穿刺组织中见肿瘤细胞弥漫片状分布,浸润于骨髓腔之内,瘤细胞中等大小,核类圆或扭曲不规则,染色质细,核仁不明显,胞浆少,间质纤维增生伴血管增生扩张,并见片状变性的骨组织;涂片中亦见灶性分布的肿瘤细胞,背景出血。 免疫组化结果:瘤细胞Vim(+)、LCA(+)、CD99(+)、TdT(+)、CD79a(+)、CD43(+)、CD10(+)、CK(-)、Syn(-)、CD56(-)、MPO(-)、PLAP(-)、CD45Ro(-)、S-100(-)、CD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