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岁英雄:何克孝的戎马生涯.doc
百岁英雄:何克孝的戎马生涯
我亲眼见到的第一个百岁老人,就是何克孝老英雄。每当何老谈起他的百年传奇人生时,不止一次对我说:“想起来我自己也不相信,很多次差一点就死了,但是我偏偏就避了过去……”似乎他今日的长寿是当年“大难不死”带来的后福。尽管老人一直过着拮据的生活。
黔军岁月
何克孝生于清光绪三十八年(1908年),毕节县(今毕节市)岔河镇人。12岁时便一个人离家到贵阳读书,在这里度过了几年求学生活。高中毕业后,何克孝顺利考上贵州省保安处军事教导队一期学习班,此后便开始了他十几年的戎马生涯。
何克孝在军校就读期间,正值王家烈主政贵州时期。提及这位“末代贵州王”,何克孝老人说:“王家烈呀,唉,我这张脸上不知被他溅了多少口水啊。”原来,何克孝在军事教导队受训时,王家烈时常来给他们训话,何克孝总是站在队列第一排中间,距训话的王家烈仅3步之遥。他说:“王家烈在台上训话,特别是讲到激动之时,他总会像打机关枪似地口水四溅,而且溅得老远,尽往我脸上溅。我又不敢擦,也不敢躲,只能忍着。”除王家烈外,何老还向我说起他与何应钦、何绍周、犹国才这些当年赫赫有名的风云人物之间的一些轶事,例如他曾直接称呼何应钦“三叔”,何绍周曾给他买过飞机票等等。
何老将自己的军旅生活写成了一篇文章,名为《我的戎马生涯》。从老人的这篇回忆文章中我得知,他最初所在的部队是贵州省保安一团,团长为王伯勋,当年他在该团三大队任中尉分队长。
1934年2月至1935年10月,何克孝奉命率部进驻毕节、威宁、赫章、水城、纳雍等县肃清匪患。他们以招抚为主,很快平息了当地匪患,因此受到上级嘉奖。而首次令他惊心动魄的战事,发生在1936年的一次剿匪作战中。1936年3月,何克孝率部驻习水县担任城防之责,这年6月9日,他的部队与友军召开联防会议,计划兵分三路清剿当地土匪。由于事前轻敌,加上仁赤两县保安及壮丁畏战不敢前进围攻,导致何克孝部陷入重围,战友非死即散,最后只有一名通讯兵和一名号兵留在他身边。何老说:“当时我的部队就只剩下我们几个在一个土坑里,土匪人很多,他们如果继续开枪,我们几个肯定死。但说来也怪,这时候那些土匪都不开枪了,他们可能看到我穿的是军官服,所以包围上来,想抓活的……”危机步步逼近,3人命悬一线,这时他的通讯兵提醒与其坐以待毙,不如突出重围。就这样,他们3人孤注一掷,一跃跳出土坑向山下土匪合围的缺口狂奔,竟然奇迹般突出了土匪的包围圈。说起这段往事,何老至今都在疑惑:“我们几个起来跑,那些土匪都没开枪,也不来追我们,只是在后面又骂又笑,你说怪不怪?我想来都觉得怪。”
这次孤军深入导致的军事失利,因他后来活捉匪魁而得以将功抵过。但何克孝仍然受到团长王伯勋的训责,王伯勋同时鼓励何克孝要多读兵书,以后才能在抗日战场上为国家建功立业。
烽火佳人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救亡的烽火迅速席卷全国,贵州保安第一、第二团受命整编为黔军预备第二师,作为第二梯队随时准备开赴抗日前线。接到命令后,装备简陋的黔军将士们浩浩荡荡开出贵州,投身抗日战场。何克孝记得,出征的那天是1937年10月28日。这时的何克孝没有想到,这场战争首先带给他的不是血与火的残酷与恐怖,而是一段“乱世佳人”式的美好姻缘。我得知这段故事,是因为何老家中的一张老照片。
何老现在居住的房屋非常老旧,并不宽敞的客厅四壁上挂满了照片,其中有部分是历史人物,如何应钦、孙中山、蒋中正等,志愿者赠送的“抗日英雄”锦旗挂在厅堂正中的墙壁上。在锦旗之下的照片中,有一张黑白照片颇为醒目:照片上是一位身穿旗袍的女子,照片旁有“抗日战争时期随部队防守湖南常德”、“适年弱冠留影”的字样,右下角是拍摄的日期——“民国二十七年八月八”。从照片中人的衣着打扮上看,有几分民国时期女学生的模样。我越看越觉得这照片中的主人公一定有故事,便忍不住问何老,何老说:“那是我爱人。”
照片上的女子名叫龚修业,是何克孝的前妻。他们的爱情就发生在那场战争的烽火岁月里。何克孝回忆,他随队伍出黔不久后便奉命移驻湖南长沙,在那里,他结识了龚修业。龚修业算是出自名门,父亲是银行行长,当时她刚念完高中,即将上大学。
“因为我们部队有规定,战时是不能结婚的,何况她还要去上大学,所以开始我并不想结婚,和她只是订婚。我对她说,打完仗后再回来娶她。”何老回忆说。龚修业的四哥知道了妹妹与何克孝的事情后,立即找到即将要离开湖南的何克孝,对他说:“你不是要娶我妹妹么?你要娶她的话,现在你就带她走!”何克孝与龚修业这对烽火佳人就这样结为连理,并在之后的几十年里携手同舟、患难与共。
抗战风云
战争总是伴随死亡,何老在回忆那段烽火岁月时,也多有谈起和关生死的问题。他对我说过一段往事:一天中午,何克孝在营部刚
文档评论(0)